[实用新型]病床用可旋转扶手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9089.4 | 申请日: | 2009-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米切尔·卡门·布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纬嘉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病床 旋转 扶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床用扶手架,特别与可以旋转的扶手架结构有关。
背景技术
早期的病床,在两侧的床沿没有设置扶手架,对于一些不便自行起身或躺下的病患来说,使用极其不便,只能借助医护人员、家人、病友或其他人的帮助才能做躺下或起身动作。
后来的病床,在两侧的床沿专门焊接了扶手架,使不便自行起身或躺下的病患可以借助扶手架的支撑,自己做起身或躺下的动作,而不必再等待其他人的帮助,使用起来方便了很多。但是,这种焊接的扶手架是固定不可旋转移动的,一经安装就始终直立在床沿,在治疗时,常常会妨碍医护人员作业。
因此,改进扶手架的安装结构,成为摆在病床设计者和生产者面前的一个问题,本发明人对此进行研究,终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床用可旋转扶手架,使扶手架可因应使用需要直立或倒下,既方便使用又避免妨碍医护人员作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病床用可旋转扶手架,包括扶手架主体、锁杆、弹簧和枢轴,扶手架主体通过枢轴以可旋转方式枢设在床沿,枢轴上形成锁孔,扶手架主体的内部对应锁孔的位置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锁杆插置在容置腔中,锁杆的侧表面上具有卡肩,锁杆上套有弹簧,弹簧的两端抵在容置腔的上底和锁杆的卡肩上,锁杆上方的操纵端由容置腔的上开口伸出,锁杆下方的上锁端在扶手架主体直立于床沿时受弹簧作用由容置腔的下开口伸出并插置在锁孔中。
所述锁杆的侧表面上固定一个销钉,销钉露出锁杆表面的部分形成供弹簧定位的卡肩。
所述扶手架主体在容置腔的上方形成操作孔,锁杆的操纵端由容置腔的上开口伸出后位于此操作孔中。
所述锁杆的操纵端还连接一个拉环,拉环位于操作孔中。
所述扶手架主体的下方还设有一个限位粒,枢轴上固定有一个挡片,挡片的左右两边各有一个供限位粒卡入来限制扶手架主体转动角度的限位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因为将扶手架主体通过枢轴枢设在床沿,所以,扶手架主体可以旋转,当需要扶手架时,是将扶手架主体旋转呈直立状,此时,锁杆在弹簧作用下,其上锁端由容置腔的下开口伸出并插置在锁孔中,实现上锁,使扶手架主体直立定位在床沿上,方便不便自行起身或躺下的病患借助扶手架的支撑,自己做起身或躺下的动作,当医护人业在床边作业时,可将锁杆的操纵端向上提,使锁杆的上锁端退出锁孔而解锁,同时压缩弹簧储能以备下次扶手架主体直立后自动上锁,此时,扶手架主体可以绕枢轴旋转至倒下,避免妨碍医护人员作业。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直立在床沿的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倒在床沿的使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往后倒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往前倒下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扶手架主体 1 容置腔 11
上开口 12 下开口 13
操作孔 14 限位粒 15
锁杆 2 卡肩 21
操纵端 22 上锁端 23
拉环 24
弹簧 3
枢轴 4 锁孔 41
挡片 5 限位槽 5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病床用可旋转扶手架,包括扶手架主体1、锁杆2、弹簧3和枢轴4。
扶手架主体1通过枢轴4枢设在床沿(配合图3和图4),使扶手架主体1可以旋转至直立在床沿上或倒在床沿上。枢轴4上形成锁孔41。扶手架主体1的内部对应锁孔41的位置形成容置腔11,容置腔11具有上开口12和下开口13。为了方便操作,并使扶手架1整体更加美观,此实施例扶手架主体1在容置腔11的上方形成操作孔14。为了限制扶手架主体1前后转动的角度,扶手架主体1的下方还设有一个限位粒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纬嘉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纬嘉运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9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