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方便省力的庭院伞开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6254.0 | 申请日: | 2009-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96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邦;常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安邦;叶志昌 |
主分类号: | A45B25/14 | 分类号: | A45B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便 省力 庭院 伞开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方便省力的庭院伞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户外用庭院伞,这些伞基本是由涤纶伞布和用铝合金材料或铁或木质材料制成的伞伞骨、撑杆组成。习用的庭院伞的开合机构与普通晴雨伞的开合机构基本相同,通过上推下巢带动伞骨展开,通过下拉下巢使伞骨收拢。这种工作方式,对于重量较重的庭院伞而言,开启时所需的力量较大,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合轻巧、使用方便的方便省力的庭院伞开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方便省力的庭院伞开合装置,它主要由外管、内管、把手、动力管、上巢和下巢组成;所述的内管的下部活动套置在外管内,动力管套置在外管和内管内,动力管和内管的上端皆固接在上巢上;在动力管的下端固接一把手,该把手沿径向向外伸出外管;所述的下巢固定在外管上,静止不动。
所述的外管和内管为八角管、圆管或花纹管。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外管、内管、把手、动力管、上巢和下巢组成。内管的下部活动套置在外管内,动力管套置在外管和内管内,动力管和内管的上端皆固接在上巢上。在使用时,通过把手上推动力管,使动力管相对外管向上运动,固接在动力管上端部的上巢随之向上运动,下巢则相对向下运动,伞骨收合,由于在此过程中,伞骨尾端的自重和伞布对伞骨的压力,减少了把手向上移动的阻力,达到收合省力的目的。通过把手下拉动力管,使动力管相对外管向下运动,固接在动力管上端部的上巢随之向下运动,下巢则相对向上运动,伞骨开启,由于在此过程中,伞骨自重减少了把手向下移动的阻力,达到开启省力的目的。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开合轻巧、使用方便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实用新型伞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省力的庭院伞开合装置,它主要由外管1、内管2、把手3、动力管4、上巢5和下巢6组成。
所述的内管2的下部活动套置在外管1内,内管2可在外管1内上下来回移动。所述的动力管4穿过套接在一起的外管1和内管2,动力管4和内管2的上端皆固接在上巢5上,使得动力管4和内管2可同步上下移动;在动力管4的下端固接一把手3,该把手3沿径向向外伸出外管1,以便使用者把握。
如图2参考图1所示,所述的下巢6固定在外管1上,用于连接伞骨7上的支骨71的内端;伞骨7上的尾骨72的内端连接上巢5上。
在本实施例中,外管1和内管2皆采用八角管,以便内管2可间隙套置在外管1内并被外管1内腔导向。外管和内管也可采用其它形状的管材,如:圆管或花纹管,只要相互间隙配合并且外管可为内管导向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图2所示):
1、收合:通过把手3上推动力管4,使动力管4相对外管1向上运动,固接在动力管4上端部的上巢5随之向上运动,下巢6则相对向下运动,伞骨7收合。由于在此过程中,伞骨7尾端的自重和伞布对伞骨7的压力,减少了把手3向上移动的阻力,从而达到收合省力的作用。
2、开启:通过把手3下拉动力管4,使动力管4相对外管1向下运动,固接在动力管4上端部的上巢5随之向下运动,下巢6则相对向上运动,伞骨7开启。由于在此过程中,伞骨7自重减少了把手3向下移动的阻力,达到开启省力的作用。
本发明的重点就在于:通过动力管驱动上巢移动,下巢静止,开收省力,方便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安邦;叶志昌,未经王安邦;叶志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6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烟铬铁的导热板
- 下一篇:一种天窗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