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同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4095.0 | 申请日: | 2009-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8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清;郭建广;王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5 | 分类号: | H01R9/05;H01R24/02;H01R4/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同轴 连接器 | ||
【新型所属之技术领域】
本创作系属于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微型同轴连接器,其无须焊接加工,且可有效维持同轴缆线与连接器之间的电性接触,进而提升讯号传输的效率与稳定度。
【先前技术】
现有的同轴连接器可连接一同轴缆线,且包含一金属外壳、一绝缘套以及一端子,金属外壳呈现L型并且具有一容置空间以及一压线盖,绝缘套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端子则设置在绝缘套内,且具有一可与同轴缆线的中心导线相焊接的焊杯,当绝缘套以及端子设置到金属外壳内之后,则弯曲金属外壳的压线盖而封闭绝缘套与端子,并将同轴缆线末端的中心导线焊接固定于内部。然而,同轴连接器需要透过人工配合放大镜来焊接将同轴缆线的中心导线焊接固定在焊杯上,因此加工程序耗时,导致连接器产率无法提高。
美国专利第5,263,877号揭露了一种同轴连接器的改良,其可连接一同轴缆线,且同样包括一金属外壳、一绝缘套及一端子。金属外壳压线盖的内表面上固定有一压合组件,当绝缘套与端子全部置入金属外壳,且盖合金属外壳的压线盖之后,压合组件将同轴缆线的中心导线压合于端子的焊杯上,使得同轴缆线与端子电性连接,达到传输讯号的功能。然而,压合组件位于金属外壳的压线盖上,压线盖弯曲时无法使压合组件精确压合在中心导线上,导致中心导线无法良好接触并且定位于焊杯上,因而降低电性接触的稳定度,导致同轴连接器无法顺利传输讯号。
其后仍有人发展出数种同轴连接器,不外乎是以上述焊接或是压合方式来固定中心导线,但仍有上述透过焊接方式导致的低产率以及透过压合方式导致的讯号传输不良等问题。
【新型内容】
本创作人有鉴于目前的同轴连接器具有产率不佳以及讯号传输不良等问题,改良其不足与缺失,进而创作出一种微型同轴连接器。
本创作主要目的系提供一种微型同轴连接器,其无须焊接加工,且可有效维持同轴缆线与连接器之间的电性接触,进而提升讯号传输的效率与稳定度。
为达上述目的,系令前述微型同轴连接器包含有:
一屏蔽外壳,系为金属且具有一基座、一固定座以及一压线盖,基座上形成有一容置空间,固定座自基座上朝外突延伸且具有一缆线槽,压线盖自基座朝外突伸且可向固定座弯折而盖合容置空间与缆线槽;
一绝缘本体,系设置在屏蔽外壳的容置空间内,且具有一底座以及一绝缘压合件,在底座上形成有一容腔,该绝缘压合件形成在底座外侧,且具有弹性而可向内弯折盖合于容腔内,当压线盖盖合时,同时迫使绝缘压合件弯折;以及
一端子,系设置在绝缘本体容腔之中且具有一导线接触板,由导线接触板的两相对侧边向下延伸以分别形成一电性接触臂。
藉由上述技术手段,当一同轴缆线安装到微型同轴连接器时,同轴缆线内的中心导线设置于端子的导线接触板上,且随着端子一并安装于绝缘本体容腔内,随后压线盖盖合并且同时迫使绝缘本体的绝缘压合件压合于中心导线之上,藉此将中心导线牢固定位于端子上。由于绝缘压合件形成在绝缘本体上,故能准确的盖合于容腔中并完全压合于中心导线上而不偏差,因此中心导线可确实与端子的导线接触板紧密接触,达到良好的电性接触效果,令端子可稳定传输讯号;此外,绝缘压合件系以弹性材料制作,受到弯折时不会轻易折断,可避免绝缘压合件自底座意外脱落而导致中心导线松脱的问题;又绝缘本体上的导引斜坡可顺利导引绝缘压合件压入容腔内而不会歪斜;再者,绝缘本体的导引斜边可导引同轴缆线的网状导体顺利进入承托部容槽内,有助于同轴缆线的定位。
前述屏蔽外壳的压线盖相对基座呈垂直朝上,前述绝缘本体的绝缘压合件贴合压线盖内表面。
前述绝缘压合件在未设置于屏蔽外壳容置空间内之前,其预设状态为自底座一侧径向向外水平突伸。
前述绝缘本体底座上形成有一与容腔连通的缺槽,该端子的导线接触板周缘向上延伸有二设置在缺槽内的夹拑部,两夹拑部之间形成有一夹缝。
前述绝缘本体底座的容腔内靠近绝缘压合件处形成有一龛槽,该导线接触板上形成有一插设部,该插设部两侧分别形成有尖端而分别插设龛槽两内侧面内。
前述绝缘本体底座靠近绝缘压合件的容腔两侧顶缘上分别形成有一导引斜坡。
前述绝缘本体底座上径向向外突伸有一相对绝缘压合件的承托部,该承托部上形成有一容槽,在容槽两侧的顶缘上分别形成有一导引斜边。
前述绝缘本体的绝缘压合件内表面形成有至少一防滑肋。
前述压线盖相对绝缘压合件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至少一压纹。
前述屏蔽外壳基座的侧壁上形成有二定位槽,该绝缘本体底座两侧分别径向向外突伸有一定位块以设置于相对应的定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40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