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户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3793.9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1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8/06 | 分类号: | H04W88/06;H04L12/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永杰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8 | 代理人: | 曹建军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端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端设备(Custom Premise Equipment,CPE)用于家庭网关,用户端设备包括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模块和Wi-Fi(Wireless Fidelity)模块,WiMAX无线模块为用户端设备提供无线上行接入方式,Wi-Fi无线模块作为下行接入方式为家庭用户提供各类数据和语音服务。Wi-Fi(820.11g)的频段是2400MHz-2485MHz,而WiMAX流行的频段包括2300MHz-2400MHz以及2496MHz-2690MHz。可见在2400MHz附近WiMAX和Wi-Fi的频段几乎没有间隙,在2485MHz附近WiMAX和Wi-Fi的频段有10MHz的间隔。在现有用户端设备中,WiMAX无线模块与Wi-Fi无线模块安装距离太近,当用户端设备通过WiMAX无线模块与基站交互数据的同时,WiMAX无线信号作为噪音,影响着Wi-Fi无线模块与其它设备(例如笔记本)之间的的数据交互,反之当Wi-Fi无线信号也会作为噪音,影响着WiMAX无线模块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交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减少WiMAX和Wi-Fi信号干扰的用户端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户端设备,包括WiMAX无线模块及主板,所述主板包括Wi-Fi无线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WiMAX无线模块通过网线连接所述主板,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网线控制所述WiMAX无线模块。
进一步地,在上述用户端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包括第一以太网接口,所述WiMAX无线模块包括第二以太网接口,所述第二以太网接口与所述第一以太网接口之间通过所述网线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用户端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CPU。
进一步地,在上述用户端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还包括以太网供电模块,所述以太网供电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网线向所述WiMAX模块进行供电,所述WiMAX模块包括用于接收所述以太网供电模块的以太网供电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在上述用户端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第三以太网接口,所述以太网接口用于连接家庭网络设备。
进一步地,在上述用户端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无线模块用于连接家庭网络设备。
进一步地,在上述用户端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家庭网络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或游戏机。
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网线把WiMAX无线模块拉远到比较远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减少Wi-Fi无线模块与WiMAX无线模块之间的干扰,同时扩展WiMAX的覆盖范围。本实用新型用户端设备能有效减少WiMAX与Wi-Fi之间的信号干扰,扩展WiMAX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户端设备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户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户端设备应用于家庭网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用户端设备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用户端设备10包括一主板20及一WiMAX无线模块30。所述主板20包括一Wi-Fi无线模块25及一控制模块21。
请参阅图2,所述控制模块21为CPU21,所述主板20还包括一POE(以太网供电)模块22、一第一以太网接口23及一第三以太网接口24,所述WiMAX无线模块30包括一POE接收模块31及一第二以太网接口32,第一以太网接口23通过一网线40连接第二以太网接口32。
所述主板20的POE模块22用于通过所述网线40向WiMAX无线模块30供电,所述WiMAX无线模块30的POE接收模块31用于接收来自POE模块22的供电。CPU21用于驱动和控制所述Wi-Fi无线模块25和所述WiMAX无线模块30。第三以太网接口24用于连接其他家庭网络设备,例如电脑、打印机、游戏机等。Wi-Fi无线模块25用于无线连接家庭网络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37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