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永磁直流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3456.X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6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林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松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23/00 | 分类号: | H02K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直流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尤指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永磁直流电机是电子技术和传统电机技术结合的机电一体化新型电机,它具有调速范围宽、启动力矩大、效率高、容易控制等较佳的性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永磁直流电机主要由转子和定子组成,定子是电机的静止部分,主要用来产生磁场,定子主要包括主磁极、换向极、电刷装置、机座和端盖;转子是电机的转动部分,转子的主要作用是感应电动势,产生电磁转矩,使机械能变为电能(发电机)或电能变为机械能(电动机)的枢纽,其主要包括电枢、换向器和转轴。由于永磁直流电机结构的限制,在连接电容、电感等抗干扰元件和温度、电流控制开关等保护元件时,往往需增加一附属电路板或用绑扎及胶水固定等方式来安装此类附加元件;另,其碳刷弹簧的设计多采用扭力弹簧或压力弹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压力不均衡的弊端,容易导致电机寿命短和换向火花大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化装配工艺的永磁直流电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结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主要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和换向器,所述换向器固定在转轴上,所述定子包括输出端盖和输入端盖,所述输出端盖和输入端盖上分别固定有一轴承,所述轴承安装在所述转轴上,其中:所述输入端盖为一体成型,且输入端盖上具有电子元件安装腔。
所述输入端盖上具有碳刷座,所述碳刷座内固定有碳刷,所述碳刷与换向器对应,通过单卷弹簧将碳刷与换向器紧密接触。
所述安装腔分别为电容或温控腔、电感腔和插头腔。
所述输入端盖由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制成。
所述永磁直流电机是微型高压永磁直流电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输入端盖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具有电子元件安装腔,所述电子元件安装腔可以装设电容、电感等电子元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需增加附属电路板或附加元件对这些电子元件进行绑扎、加胶水等额外固定方式,从而简化装配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另,所述单卷弹簧可提供恒定的碳刷压力,使产生换向火花变小,进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永磁直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永磁直流电机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入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永磁直流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转子1;转轴11;换向器12;输出端盖21;输入端盖22;轴承23;碳刷座3;碳刷4;单卷弹簧5;电容或温控腔6电感腔8;插头腔9;电容13;电感15;插头16。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直流电机,主要包括转子1和定子,所述转子1包括转轴11和换向器12,所述换向器固定在转轴11上,所述定子包括输出端盖21和输入端盖22,所述输出端盖和输入端盖上分别固定有一轴承23,所述轴承23安装在所述转轴11上,所述输入端盖22为一体成型,且输入端盖22上具有电子元件安装腔。
所述输入端盖22上具有碳刷座3,所述碳刷座3内固定有碳刷4,所述碳刷4与换向器12对应,通过单卷弹簧5将碳刷4与换向器12紧密接触。
所述安装腔分别为电容或温控腔6、电感腔8和插头腔9,分别用来安装电容13、电感15和插头16。通过在输入端盖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输入端盖为一体成型,且具有分别安装电容、电感和插头的电容或温控腔6、电感腔8和插头腔9,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需增加附属电路板或附加元件进行绑扎、加胶水等额外固定方式,从而简化装配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另,所述单卷弹簧5可提供恒定的碳刷压力,使产生换向火花变小,进而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
所述输入端盖22由不饱和聚酯团状模塑料(BMC)制成,BMC具有以下特点:轻质、高强、绝缘、耐腐蚀,还具有利用率高,成型率高,产品质量稳定,操作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铁路交通、建筑配件、机电产品等领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松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松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34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窗口对讲机
- 下一篇:一种间隙防雷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