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电视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2891.0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8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培信;杨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欧阳启明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电视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板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电视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平板电视的屏幕尺寸越来越大,为减少平板电视占用的空间,电视机生产商将平板电视的边框设计的越来越窄,而事实上,窄边框的造型较宽阔边框的造型更具有欣赏价值,其外观感觉更简洁、时尚。
但是,现有平板电视的前后壳通常用螺丝柱及螺丝连接固定,传统的做法是前后壳直接打螺丝,这种连接方法对平板电视前壳的边框宽度有一定要求,因为电视机前壳上需要设置螺丝柱,以固定螺丝,所以前壳边框的宽度不能太小,导致现有平板电视的边框还是感觉过于宽阔,未能有更好的视觉突破。
因此,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电视装配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边框过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板电视装配结构,包括平板电视前壳、显示屏、平板电视后壳,所述的装配结构还包括显示屏支撑件,所述的显示屏支撑件上设置有扣位,所述平板电视前壳上设置有与所述扣位配合的倒扣,所述平板电视前壳和显示屏支撑件通过所述倒扣和扣位配合固定,所述平板电视后壳与所述显示屏支撑件连接。
更具体的,所述倒扣设置在所述平板电视前壳左侧/右侧,所述显示屏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左侧/右侧。
更具体的,所述倒扣设置在所述平板电视前壳上侧,所述显示屏支撑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上侧。
更具体的,所述显示屏支撑件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更具体的,所述显示屏支撑件上的扣位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平板电视前壳上的倒扣数目与所述显示屏支撑件上扣位的数目对应。
更具体的,所述显示屏支撑件上设置有螺丝孔位,采用螺丝通过所述螺丝孔位将所述显示屏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显示屏。
更具体的,所述显示屏支撑件上设置有螺丝孔位,采用螺丝通过所述螺丝孔位将所述显示屏支撑件与所述平板电视后壳锁紧。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平板电视前壳需要缩小边框的一侧设置倒扣,而不是设置螺丝柱,在显示屏支撑中设置扣位,显示屏支撑上再设置螺丝孔位,方便与显示屏通过锁紧螺丝,平板电视后壳再设置有与显示屏支撑通过螺丝锁紧的螺丝孔位,这样,将显示屏装入平板电视前壳后,将显示屏支撑上的扣位扣住前壳上的倒扣,通过螺丝锁紧显示屏支撑与显示屏,最后通过螺丝锁紧后壳与显示屏支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得平板电视前壳在需要缩小边框的一侧无需再设置螺丝柱及加强筋,而只需设置一小小的能扣住屏支撑的扣位即可,最起码可缩小约8mm的边框宽度,提高了平板电视的外观美感,节省了空间,对比同类产品具有更高的竞争力,而后壳与显示屏支撑的连接又可方便拆卸,避免了前后壳直接采用死扣拆卸后即报废外壳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视装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视前壳及其倒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右上支撑件及其扣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屏左上支撑件及其扣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与平板电视前壳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右上屏支撑件、左上屏支撑件和显示屏装配后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平板电视前壳需要缩小边框的一侧设置倒扣,而不是设置螺丝柱,在显示屏支撑件中设置扣位,显示屏支撑件上再设置螺丝孔位,方便与显示屏通过锁紧螺丝,平板电视后壳再设置有与显示屏支撑通过螺丝锁紧的螺丝孔位,这样,将显示屏装入平板电视前壳后,将显示屏支撑件上的扣位扣住前壳上的倒扣,通过螺丝锁紧显示屏支撑件与显示屏,最后通过螺丝锁紧后壳与显示屏支撑件。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电视装配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与平板电视前壳1、显示屏2、右上屏支撑件3、左上屏支撑件4和平板电视后壳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28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