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USB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2061.8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6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邱源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源荣 |
主分类号: | H01M10/00 | 分类号: | H01M10/00;H01M2/02;H01M2/04;H01M2/26;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sb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反复充电使用的USB电池。
背景技术
电池作为一种最常见的供电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便携电子产品如剃须刀、无线鼠标、无线键盘、数码相机、MP3和MP4设备中,这些电子种多数都是需要长时间连续使用,因此实际的耗电量也比较大,若使用一次性电池,这些电池经常会经由于电量耗尽而需要更换新电池,使用一次性电池的则不仅由于一次性电池本身含有多种污染物质,容易污染环境环境,同时也需要花费较多的电池购置费用,为避免污染并减低使用成本,人们开始使用各种充电电池作为替代品,这些充电电池可以多次充电循环使用,目前由于可以提供稳定的底压直流电的USB接口较为常见,因此直接设置有USB接口的可充电电池开始出现,该USB电池包括电池帽和电池本体,电池本体内设置相互连接的可充电电池单元和充电模块,该电池本体的一端设置电池电极,另一端设置USB接口,电池帽的一端设置有与电池本体的USB接口配合的插槽,另一端也设置电池电极,将电池帽和电池本体的USB接口配合连接后即组成完整的电池,这种USB电池具有体积小,充电便捷的优点,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USB电池往往结构较为复杂,特别是用作正极和负极的正、负电极部分的结构,目前常见的USB电池的电极部分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会导致组装生产效率的下降,不便控制成本;另外由于通常的USB电池的的电池帽和电池本体之间没有任何软性连接,而充电往往又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使用中会发生电池充电完毕后找不到电池帽,从而使USB电池无法组装完整来使用的状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组装正、负电极的USB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USB电池的电池帽和电池本体连接在一起的USB电池。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USB电池包括圆柱槽形的电池本体和电池帽,电池本体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单元、金属弹性体、电路板、USB公头支架、USB公头套壳,电池帽内设置有USB母头套壳和导电卡片,USB公头套壳套设与USB公头支架上,该USB公头支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与USB接口内的电极导通的电极端子,电路板上设置有USB电池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的正、负极输入端分别与USB公头支架上的电极端子连接,导电卡片与USB母头套壳相互固定设置,且该导电卡片与USB公头支架上的电极端子相对应,该USB电池的电池本体和电池帽均为导电的金属材质,且上述的电池本体内的可充电电池单元的一电极通过金属弹性体与电池本体导通,另一电极与USB公头支架内的与导电卡片对应的电极端子连接,该导电卡片与电池帽的金属壳体导通。
该USB电池还包括一弹性橡胶圈,该弹性橡胶圈分别与电池本体和电池帽固定连接.
该USB电池还包括有一金属弹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USB电池,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因此可以把电池本体和电池帽连接,并将该电池本体和电池帽分别作为电极来使用,这样就可以方便地实现可充电电池单元与该USB电池的电池本体和电池帽的连接,从而可以省去可充电电池单元的电极在电池本体内与电池本体之间的焊接,从而更便于组装;另外由于该USB电池的电池本体和电池帽之间使用了弹性的橡胶圈来进行连接,因此在充电时可以保持该电池帽和电池本体之间仍然保持一定的连接,避免出现电池帽丢失而无法使用的状况。
为方便审查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的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以下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源荣,未经邱源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20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有天线的安装框架及笔记本电脑
- 下一篇:新型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