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音频谐波激励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0022.4 | 申请日: | 200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52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曙;黄运龙;廖东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韵奇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G5/16 | 分类号: | H03G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音频 谐波 激励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频谐波激励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音频激励电路主要应用于广播电台、专业录音、电视台、电影录音、歌舞厅等在专业领域:因专业激励器设备昂贵,电路板为复杂,所以难以在民用领域如民用音响、多媒体音响、个人便携音响上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路简单、成本低的音频谐波激励电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音频谐波激励电路包括:
V/I(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用于将音频电压信号转换成音频电流信号;
L、C、R并联网络,用于使音频电压信号转换为音频电流信号后,通过L、C网络将产生谐波与通过R后的信号合并后流入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在输出电路上端形成有激励成份的音频信号后输出,即可输出到功放及扬声器发出带有谐波激励的声音。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压/电流转换电路采用三极管、场效应管或运放电路。
所述V/I转换电路由三极管和偏置电阻组成,所述L、C、R并联网络设置于三极管发射极,形成同相激励,激励谐波与音频信号同相。
所述V/I转换电路由三极管和偏置电阻组成,所述L、C、R并联网络设置于三极管集电极,形成反相激励,激励谐波与音频信号反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三极管(或场效应管)连接成电流型电路,音频信号通过此三极管电路时将获得电源放大(其电压放大小于1)使放大的音频电流信号分别流径LC网络和回路电阻,再共同流入输出电路,在输出电路上端形成有激励成份的音频信号,就可以输出到功放推动扬声器发出音频谐波激励的声音,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流经过LC网络产生谐波,仅用信号电流经两个电阻而产生混合,便可以很灵活地调节产生良好音频谐波激励效果,成本低,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单电源音频电路、双电源音频电路,适合各种音频信号前级放大或非功率放大部分电路,可广泛应用于民用音响领域,使普通人也能享受通过音频谐波激励的良好音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音频谐波激励电路包括:
V/I转换电路,用于将音频电压信号转换成音频电流信号;
L、C、R并联网络,用于使音频电压信号转换为音频电流信号后,通过L、C网络将产生谐波与通过R后的信号合并后流入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在输出电路上端形成有激励成份的音频信号后输出,就可输出到功放及扬声器发出带有谐波激励的声音。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的电路图,音频电压信号经输入电容C1输入,再流经三极管T1和偏置电阻RT组成的V/I转换电路完成电压/电流转换,音频信号电流流经三极管的发射极及L、C、R1并联网络即可产生谐波,再从R2、C2组成的输出电路输出到功放及扬声器发出带有谐波激励的声音,此实施例中L、C、R1设置于三极管的发射极,激励谐波与音频信号同相,为同相激励。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二的电路图,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L、C、R1并联网络设置于三极管的集电极,这样激励谐波与音频信号反相,为反相激励,并且在信号输出端增设有一R3、C3并联电路以提高输出的交流增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韵奇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韵奇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00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