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包贴机用夹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9801.2 | 申请日: | 200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93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大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大鸿 |
主分类号: | H01M10/38 | 分类号: | H01M10/3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贴机用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在电芯表面包覆贴纸的包贴机用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等方形电池在移动终端和便携式电子产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参照图1及图3,在方形电池的电芯1’制作完成之后,需要在电芯1’表面包覆一层经过预成形工序后的贴纸2’。所述电芯1’具有顶面11’、前端面12’、后端面13’、左侧面14’、右侧面15’以及底面16’。现有技术中包覆贴纸的方法包括手工包覆贴纸,以及采用自动化设备自动包覆贴纸。
对于手工包覆贴纸的方法来说,需要先准备一个类似于图2所示的模具,该模具在竖直方向上依次具有取料槽3’、电芯定位槽4’以及贴纸定位槽5’。工作时,先将电芯1’放置于定位槽4’上,再将贴纸2’覆盖在电芯1’纸定位槽5’上并通过贴纸定位槽5’定位。然后通过手工按照图3所示的流程依次完成对电芯顶面11’、前端面12’、后端面13’、左侧面14’、右侧面15’以及底面16’的包覆工作。手工包覆贴纸的缺点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稳定性较差,生产品质也难以保证,无法满足工业上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对于采用自动化设备自动包覆贴纸的方法来说,其主要采用流水作业方式,这种方式需要在不同工位按照图3所示的流程,依次完成贴纸2’对电芯1’各面的包覆工作,各工位之间还需要进行物料传递,这就使得整个设备体积较大,结构复杂,从而造成了设备成本的增加,也限制了设备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贴机用夹紧装置,其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先后对待包贴物施以夹紧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包贴机用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可在第一方向上对待包贴物施以夹紧力,还包括第二定位夹紧机构,所述第二定位夹紧机构可在第二方向上对所述待包贴物施以夹紧力,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这样,由于本实用新型包贴机用夹紧装置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先后对待包贴物施以夹紧力,从而使得待包贴物各面的包贴工作均可以待包贴物为中心进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包贴机体积过大,结构复杂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电芯和贴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采用手工包覆贴纸时所使用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在电芯各面包覆贴纸的流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夹紧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定位夹紧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4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包贴机用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定位夹紧机构3,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3可在第一方向上对待包贴物(如方形锂离子电池)施以夹紧力,还包括第二定位夹紧机构4,所述第二定位夹紧机构4可在第二方向上对所述待包贴物施以夹紧力,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这样,由于本实用新型包贴机用夹紧装置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先后对待包贴物施以夹紧力,从而使得待包贴物各面的包贴工作均可以待包贴物为中心进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包贴机体积过大,结构复杂的缺陷。
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以下以方形锂离子电池为例对上述各组成部分分别作详细介绍。
请参照图4及图5,所述第一定位夹紧机构3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限位夹板31、下顶压头32、带动所述下顶压头32上下运动的动力装置33。
所述上限位夹板31的上端通过一上限位定位板34定位,而所述上限位定位板34通过一龙门架35固定。龙门架35的下端连接一安装底板36。安装底板36用来安装动力装置33以及第二定位夹紧机构4。
所述下顶压头32可在动力装置33的驱动下作升降运动,其上端设有真空吸盘321用以限制电芯1在上升过程中沿水平方向的运动。在下顶压头32的轴心位置设有可为真空吸盘321提供真空的气道322,在下顶压头32一侧设有与所述气道322连通的真空接口(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大鸿,未经徐大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9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充气便携式衣柜
- 下一篇:机动车灯光电路应急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