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容器用剥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9072.0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61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圣 |
主分类号: | B25B28/00 | 分类号: | B25B28/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琪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容器 剥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涉及一种塑料容器用剥离器,特别是一种利用环形构件套设在内部已结冻食品之塑料容器的外面,藉由在该环部上冲制的凸角以刮断容器外壁,可一段一段地剥离露出结冻的芯部食品,以供人们食用的剥离器。
背景技术
在高温的夏季酷热难耐时,若能实时获得冰品消暑解渴将是人生一大乐事。由于冰箱的普及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般人常利用冰箱的冷冻室来自制冰品,例如将养乐多、酸奶或其它饮料等直接放在冰箱冷冻室中,只要经过几个小时的时间即能完全结冰,即制成最佳的自制棒冰,然后慢慢吸吮用来消暑,则别有一番风味。但是,由于上述饮料容器的瓶口很小,食用非常不方便,连小汤匙都很难伸进去挖掘,享用该冷冻食品还得费一番工夫。
迄今,一般人习惯以美工刀在容器的瓶口上先割出一道裂口,然后用牙齿咬住该裂口的一侧再沿螺旋的方向往下撕裂容器的外壁,使结冻的芯部食品外露而方便于食用。虽然以此方式可得以食用,但所冒的风险极大。由于用美工刀在圆形的容器外壁上施力其危险性原本就很高,然后再用牙齿撕裂塑料容器的外壁,由于裂痕之边缘相当锐利,在撕裂的过程中往往会把嘴唇割伤,从而更增加了危险的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容器用剥离器,以方便于食用该容器内自制的冰冻食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容器用剥离器,在使用该剥离器剥离容器时不会将人刮伤。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涉及本实用新型之塑料容器,例如用来容纳养乐多、酸奶或其它饮料之塑料容器,其具有一圆柱形的外周面,本实用新型即提供此类塑料容器用的剥离器。该剥离器包括一由可挠性金属板所构成的环部,其具有一略大于该容器外径的内径圆周面,及至少在该环部上冲制一个向中心方向突出的凸角。如此,使用时将该环部套设在内部已经结冻食品之塑料容器的外面,藉由在该环部上冲制的凸角以刮断容器的外壁,而可一段一段地剥离露出结冻的芯部食品,方便于食用。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可沿上述凸角的外侧设计有平行的割裂槽或U形割裂槽,且将位于该割裂槽内侧的圆周面局部缩小直径以形成一鼓出的弹片,使该凸角向环部的径外方向退缩,隐藏在环部的内径圆周面之后。如此,可避免该凸角有刮伤人的危险性。
使用时将剥离器的环部套在内部已结冻食品之塑料容器的外面,再以手之虎口环握在环部的外侧,利用姆指和食指分别从弹片背面施加压力同时转动容器,藉由该凸角以刮断容器之外壁,即可一段一段地剥离露出结冻的芯部食品,方便于食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剥离器可以替代用美工刀和牙齿剥离装有冷冻食品的塑料容器外壁而带来的的危险,可以安全方便地剥离该容器的外壁;并且该剥离器的结构十分简单,制造成本尤其低廉,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欢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清晰和便于理解,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其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容器用剥离器之第一种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1a为图1之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b为图1之俯视示意图。
图1c为图1b之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d为图1所示的实施例在剥离塑料容器外壁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e为将塑料容器的外壁剥离后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1f为将塑料容器之外壁剥离后的另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料容器用剥离器之第二种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2a为图2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2b为图2之俯视示意图。
图2c为图2b的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塑料容器用剥离器之第三种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3a为图3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b为图3之俯视示意图。
图3c为图3b的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图为本实用新型塑料容器用剥离器之第四种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4a为图4的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b为图4的俯视示意图。
图4c为图4b的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剥离器1,环部10,内径圆周面10a,凸角11,弹片12,割裂槽13,握把14,耳部15,塑料容器20,外径圆周面20a,端部101、10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该实施例仅为较佳代表的范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实施范围,谨藉由参考附图结合下列详细说明而获致最好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圣,未经王志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9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器之滴斗内的过滤网安装设备
- 下一篇:快速灭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