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脱硫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8037.7 | 申请日: | 2009-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培超;王梅;唐小健;周涛;但康;杨斌懿;王强;杨程;陈勇;秦福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脱硫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烟气脱硫吸收塔内分层设置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与浆液循环浆液泵连接,用于喷出浆液,与烟气混合,以实现脱硫,现有的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层都是按照脱硫装置设计计算工况得出。脱硫装置的设计计算工况是指脱硫装置的容量采用最恶劣工况进行计算确定N台循环浆液泵和N层喷淋层,主要通过燃用设计煤种下的烟气条件、燃用校核煤种下的烟气条件以及电厂燃煤实际采购情况和煤质变化趋势,选取其变化范围中较高值的煤种下的烟气条件,计算得出N值。
现有的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喷淋层通过计算得出,不备用/预留喷淋层,但是,当煤种变化很大时,特别是煤种的含硫量大幅增加时,烟气脱硫塔不能达到有效的脱硫率,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对烟气脱硫吸收塔进行改扩建以适应新的煤种,但烟气脱硫吸收塔的改扩建耗时、耗资巨大。
此外,现有的烟气脱硫吸收塔塔体整体为圆筒形,在烟气脱硫吸收塔塔体顶部,烟气容易形成回流,影响烟气排放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烟气脱硫吸收塔,当煤种变化造成烟气含硫量大幅增加时,不用对烟气脱硫吸收塔进行改扩建,即可使烟气脱硫塔达到有效的脱硫率。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和设置在塔体内的石灰石浆液喷淋层,所述喷淋层包括在用喷淋层和至少一层备用/预留喷淋层。
进一步,所述备用/预留喷淋层设置在在用喷淋层上部;
进一步,所述烟气脱硫吸收塔顶部设置集气段,所述集气段由上小下大的半锥形结构和半柱形结构组成,半柱形结构连接吸收塔烟气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烟气脱硫吸收塔,设置备用/预留喷淋层和备用循环浆液泵,当煤种或负荷变化变化造成烟气含硫量大幅增加时,启动备用循环浆液泵和备用/预留喷淋层,即可使烟气脱硫塔达到有效的脱硫率;吸收塔顶设置半锥形集气段,烟气向出口流动时消除死角,利于减少对于塔壁的腐蚀,保证吸收塔长周期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烟气脱硫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1、烟道气出口2、备用/预留喷淋层3、喷淋层4、循环浆液泵5和备用循环浆液泵(图中未示出),所述烟道气出口2设置在塔体1上端,喷淋层4设置于烟道气出口2下方的塔体1内部,喷淋层4的浆液入口通过管道与循环浆液泵5的浆液出口连通,浆液泵5与喷淋层4的数量N根据设计计算工况得出,此外,还设置备用/预留喷淋层3和备用循环浆液泵,所述备用/预留喷淋层3的浆液入口通过管道与备用循环浆液泵的浆液出口连通,备用/预留喷淋层3可设置在喷淋层4的上方、下方或中间,从成本角度考虑,设置一个备用/预留喷淋层3和一个备用循环浆液泵即可。所述备用/预留喷淋层3是指预留喷淋层或备用喷淋层,预留喷淋层是预留出喷淋层的空间,但未安装喷淋设备。
在正常煤种的情况下,烟气进入脱硫吸收塔塔体1,设计工况下的喷淋层4和对应的循环浆液泵5正常运行,净烟气由烟道出口2排出,脱硫率在正常范围内。
当煤种发生很大变化,烟气含硫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如果不启动备用/预留喷淋层3,则脱硫率过低,达不到设计要求。这时,启动备用/预留喷淋层3与对应的备用循环浆液泵,烟道气经过多一层的喷淋层喷淋,含硫量大幅下降,可以使烟气脱硫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净烟气通过烟道出口2排出。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烟气脱硫吸收塔顶部设置集气段,所述集气段由上小下大的半锥形结构和半柱形结构组成,半柱形结构连接吸收塔烟气出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8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精轧机热轧压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道防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