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学显微镜30倍电子目镜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6230.7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4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朱鸣罡;朱玟瑀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梧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5/00 | 分类号: | G02B25/00;G02B21/36;G02B7/00;G02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20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显微镜 30 电子 目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目镜,特别涉及一种光学显微镜30倍电子目镜。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的目镜正逐步被电子目镜所取代,电子目镜的出现使得观察目标成像在图像传感器芯片上,并转换成视频信号或视频数据流,在电视机、监视器或计算机上进行显示,让多位观测者可同时观看,使观测、教学和科研等更为直观、生动、便利。
但是现有的电子目镜主要为10倍或16倍电子目镜,其放大倍数有限,不能满足1600倍以上、3000倍以下这样高倍数拍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显微镜30倍电子目镜,能将目标放大至3000倍至数字输出,从而满足特殊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显微镜30倍电子目镜,包括依次连接的目镜筒和接筒,所述目镜筒的前端设置有目镜片I,所述目镜筒的后端设置有目镜片II,所述接筒的内部设置有图像传感器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镜片I朝向显微镜目镜方为凹面,其朝向图像传感器芯片方为凸面,所述目镜片II依次包括双凸形镜片和新月形镜片,所述双凸形镜片与新月形镜片的凹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所述目镜片I的凸面与双凸形镜片未贴合一侧的凸面之间的距离为40~43mm;
进一步,所述新月形镜片的凸面与图像传感器芯片的感光面之间的距离为25~27mm;
进一步,还包括滤光片,所述滤光片设置在图像传感器芯片与目镜片II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目镜管,所述目镜管设置在目镜筒的前端,所述目镜片I设置在目镜管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目镜管的外径略小于显微镜目镜筒的内径;
进一步,所述目镜筒与目镜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将电子目镜插入显微镜目镜筒时进行紧靠定位,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凸台或定位斜面;
进一步,所述定位部为定位凸台;
进一步,所述接筒的环径大于目镜筒的环径,所述接筒与目镜筒的连接处采用圆滑过渡;
进一步,所述图像传感器芯片为COMS或CCD传感器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目镜片I和目镜片II的设置,能够将目镜倍数加大到30倍,改变了目前电子目镜只有10倍和16倍规格的现状,满足了特殊场合下的使用;接筒与目镜筒的连接处采用圆滑过渡,整个装置呈现流线形设计,便于拿取,同时美观大方;另外,本实用新型成像效果好、失真度小,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在目镜筒1的前端设置有目镜管7,目镜片I 3设置在目镜管7的底部,目镜管7的外径略小于显微镜目镜筒的内径,从而可以保证目镜管7可以方便地插入显微镜目镜筒内部,由于两者之间存在较小间隙,所以目镜管7的外表面与显微镜目镜筒内壁之间的套接不会过紧,影响目镜管7的插入和取出。
目镜筒的后端设置有目镜片II 4,接筒2的内部设置有图像传感器芯片,目镜片I 3朝向显微镜目镜方为凹面,其朝向图像传感器芯片5方为凸面,目镜片II 4依次包括双凸形镜片41和新月形镜片42,双凸形镜片41的一侧凸面与新月形镜片42的凹面紧密贴合。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目镜达到30倍,目镜片I 3的凸面与双凸形镜片41未贴合一侧的凸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43mm。新月形镜片的凸面与图像传感器芯片的感光面之间的距离为25mm。
目镜筒1与目镜管7的连接处设置有定位部8,定位部8用于将电子目镜插入显微镜目镜筒时进行定位,定位部8为定位凸台,通过凸台平面与显微镜目镜筒的端面相抵从而进行定位。同时,该定位凸台的凸台平面与目镜片I 3的凸面顶点基本上处于一个平面,因而保证了本装置插入显微镜目镜筒时,目镜倍数为30倍。
另外,所述接筒2的环径大于目镜筒1的环径,接筒2与目镜筒1的连接处采用圆滑过渡,从而使整个装置呈现出流线形,便于取持,美观大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梧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梧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6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