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草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5444.2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87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开仲;牟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开仲;牟方华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F24B1/191;F24B1/195;F24B1/197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逸心 |
地址: | 550001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炉具,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柴草炉。
背景技术:
我国农村,柴草仍作为主要的炊事取暖燃料,然而,由于柴草松散、燃烧迅速、烟气量大,煤炉中提高热效率的结构形式不适于柴草炉,通常的炉体截面为圆形,进料少,燃烧不充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村炊事取暖,提高柴草热能利用率的高效柴草炉。
本实用新型设计原理在于1、与煤炉不同,柴草炉要求尽可能大的炉膛空间;2、与煤炉不同,柴草炉要求最好的通风环境,在不用鼓风机的情况下,要具有较大的通风量;3、与煤炉不同,柴草炉要有较大的进料口;4、与煤炉不同,柴草炉要有较大的烟包,承接燃烧的灰尘;5、与煤炉不同,柴草炉火焰集中往上,炉体不要求铸铁翻砂,直接使用钢板焊接,不会造成炉体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原理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柴草炉,包括炉体、炉膛(燃烧室)、烟管、底座、炉桥、炉足、灰箱和炉盖,其特征在于炉体、炉膛、进料口的截面都为方形,与一般圆形煤炉相区别,有利于柴草的架空,有最大的空隙与进入炉体的空气相接触,炉膛上面有团火回风板、团火回风板上有回火圈,煮饭菜时,揭开炉盖,锅放在炉体上面的面板上,火焰经回火圈直达锅底,加热速度快,进料口外面有进料口门,有交联连接,可开关,开时可送入柴草,送完柴草将门关闭,进料口内与炉膛相通,由于进料口伸到炉体外,大而宽敞,可视为炉膛的延伸,炉体顶端有面板面板,中间有炉盖,上部是夹层,火焰由炉膛经回火圈经夹层,再到烟管,有回风作用,充分利用热量。
本实用新型炉膛分上中下三部份,炉膛下部由上到下,由大变小,呈斜面方台。
本实用新型进料口延伸到炉体外,进料口宽大,外高内低,斜着进入炉膛,进料时,木柴不是平着进入炉膛,而是斜着进入炉膛,使柴草更易着火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之一是烟管下有烟包,烟包比烟管宽大,能够承载一定的柴灰量,烟包上小下大,由下向上倾斜。
本实用新型为了加大进风量,炉体底座下有炉足,炉足与炉足间是空隙,空隙是进风口,底座除有灰箱外,所有空隙都通至炉桥,大量自然风从炉底经炉桥进入炉膛,再经回火圈抽入炉体夹层后再经烟包到烟管。
本实用新型柴草炉火集中经上,炉体不要求铸铁翻砂直接使用薄钢板焊接,不会造成炉体变形。
本实用新型产品美观大方,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燃烧效率高,经试验,两斤木柴烧开十斤水,另外还煮了六个人吃的面条,本实用新型节约燃料,适合农村除煤外的各种燃料,可用于取暖和加工食品,一年四季都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A-A剖视图。
图中1.炉体,2.进料口,3.炉膛(燃烧室),4.烟管,5.底座,6.灰箱,7.面板,8.燃烧室上盖团火回风板,9.斜面烟包,10.炉桥,11.进风口,12.炉足,13.回火圈,14.进料口门,15.炉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柴草炉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一种柴草炉,包括炉体1、炉膛3、烟管4、底座5、炉桥10、炉足12、灰箱6、炉盖15和面板7,炉体1、炉膛3、进料口2的截面为方型,炉膛3上面有团火回风板8,团火回风板上有回火圈13,进料口2外有进料口门14,进料口内与炉膛3相通,可视为炉膛3的延伸,炉体顶端有面板7,面板7中间有炉盖15,炉体上部是夹层,烟管4底部有烟包9。
炉膛3分上中下三部,炉膛3下部是由大变小斜面方台。
进料口2宽大,外高内低,斜着进入炉膛3,进料时木柴不是平着进入炉膛3,而是斜着进入炉膛3。
烟包9比烟管宽大,能够承载一定的柴灰量,烟包9上小下大,由下向上倾斜。
底座5下面有炉足12,炉足与炉足间是空隙,空隙进风直通进风口11,底座5除灰箱6外,所有空隙都通至炉桥10,大量自然风从炉底经炉桥10的进风口11进入炉膛3,再经回火圈抽入炉体1夹层,再经烟包到烟管4。
柴草炉全部用薄钢板焊制而成,炉体不用铸铁翻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开仲;牟方华,未经孙开仲;牟方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54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节能水处理药剂
- 下一篇:圆形附筋炉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