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编袋圆织机新型鼓形凸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3689.1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802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叶邦领;刘化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通用包装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D03C5/04 | 分类号: | D03C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401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编袋 圆织机 新型 凸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编袋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塑编袋圆织机新型鼓形凸轮。
背景技术
鼓形凸轮是塑编袋圆织机上的重要部件,在鼓形凸轮的外圆周上加工有一条或两条时升时降的凸块或凹槽,鼓形凸轮在作旋转运动时,依靠升降的凸块或凹槽的斜面推动滑块在滑杆上作上下移动来带动综带机构也作上下往复运动,实现综带上经丝的开交,从经丝的开交处纬丝进入后完成编织,或者依靠升降的凸块带动与之滚轮滚动配合的摇臂作上下运动,从而也带动与之连接的综带作上下运动。鼓形凸轮的设计是否合理,关系到圆织机编织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塑编袋圆织机新型鼓形凸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塑编袋圆织机上新型鼓形凸轮,包括凸轮主体1与其轮缘侧边上的凸块2,其特征是所说的凸块2分布在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上,升程与降程为50-70mm,凸块2水平角度变动为12-20°,凸块2与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为垂直关系。
所说的凸块2分布在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上是连续的凸块带,凸块2水平角度变动为12-20°时,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与凸轮中心线的夹角也是12-20°。
所说的凸轮主体1的凸块2在4梭圆织机上,其升程与降程为2个周期;凸块2在6梭圆织机上,其升程与降程为3个周期;凸块2在8梭圆织机上,其升程与降程为4个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鼓形凸轮上的凸块在升程与降程、水平角度变动范围等参数上比较合理,使圆织机生产的塑编袋质量比较好,圆织机的运转也比较平稳可靠,对节约电能也有很大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
参照图1、图2、图3、1-凸轮主体、2-凸块。如图1所示,凸轮主体1是轮状,在其轮缘侧边设置凸块2,分布在凸轮主体1整个轮缘侧边上,呈凸块带;凸块2的升程与降程为50-70mm,凸块2的水平角度变动范围为12-20°,凸块2与凸块主体1轮缘侧边是垂直关系。从图1中看出凸块2分布在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上是个连续的凸块带;凸块2的水平角度变动为12-20°时,相对应地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与凸轮中心线的夹角也是12-20°。
如图2所示,体现出凸块2处在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上部时,凸块2水平角度变动随着凸块2在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的位置也在变动,凸块2与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是垂直关系,看出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与凸轮中心线的夹角也是12-20°;当凸块2处于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中间位置时,凸块2与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垂直,则凸块2上平面与下平面处于水平位置。
如图3所示,体现出凸块2在凸轮主体1轮缘侧边上分布为连续的凸块带,当凸轮主体1绕中心轴旋转时,凸块2有升程与降程,在4梭圆织机上,凸块2升程与降程为2个周期;在6梭圆织机上,凸块2升程与降程为3个周期;在8梭圆织机上,凸块2的升程与降程为4个周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通用包装机械厂,未经浙江通用包装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3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座椅的双锁滑轨
- 下一篇:膨胀箱箱盖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