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用玻璃瓶的制造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22541.6 | 申请日: | 200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1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广新;陈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康药用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11/00 | 分类号: | C03B11/00;C03B1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2140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用 玻璃瓶 制造 设备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用玻璃瓶的制造设备。
(二)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科技制药行业发展迅速;外资及中外合资制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档生物制剂、血液制品、混悬制剂、蛋白质制剂、多肽药物、冻干制剂等各类高档高效注射剂药品迅速铺向世界市场。现代制药企业要求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经济的医药包装产品,这就给药品包装容器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常用的一种药品包装容器为药用玻璃瓶。药用玻璃瓶的密封性属于其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如果有外界气体进入或者有药液泄漏,都有可能导致药品污染。
现在制作药用玻璃瓶的瓶口部分时,通常先使玻璃瓶经粗成型模具进行粗成型,然后再经精细成型模具进行精细成型。在进行精细成型时,由模坯和模芯配合完成。现有的模具只能制造出普通的玻璃瓶,无法制造出具有凹凸口的药用玻璃瓶。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生产出密封性能好的药用玻璃瓶的制造设备。
一种药用玻璃瓶的制造设备,包括用于玻璃瓶粗细成型的模坯和模芯,所述模坯和模芯分别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的模芯由两个半圆柱体扣合而成,两半圆柱体连接用于使两者扣合或分离的气缸,两半圆柱体的外壁上对称地同时设有凸起或凹槽。
进一步,所述两半圆柱体的外壁上对称地设有凸起。
进一步,所述两半圆柱体的外壁上对称地设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可制造出具有凹凸口的药用玻璃瓶,密封性能好。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药用玻璃瓶制造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玻璃瓶的第一状态示意图。
图3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玻璃瓶的第二状态示意图。
图4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玻璃瓶的第三状态示意图。
图5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玻璃瓶的第四状态示意图。
图6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玻璃瓶的第五状态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参照图1,一种药用玻璃瓶的制造设备,包括用于玻璃瓶粗细成型的模坯1和模芯2,所述模坯1和模芯2分别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的模芯2由两个半圆柱体扣合而成,两半圆柱体连接用于使两者扣合或分离的气缸,两半圆柱体的外壁上对称地设有凸起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模坯1和模芯2分别经电机驱动旋转。经粗成型后的玻璃瓶移动至模坯1和模芯2之间(如图2所示),两半圆柱体扣合,;模芯2上升插入到瓶口内(如图3所示),在两半圆柱体分离至玻璃瓶颈内壁的同时,模坯1合拢夹住玻璃瓶颈外壁(如图4所示),由于两半圆柱体的外壁上对称地设有凸起3,从而使玻璃瓶颈内壁上形成凹槽;精细成型后,两半圆柱体扣合(如图5所示),模坯1放开,模芯下降至既定位置(如图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康药用玻璃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康药用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2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锂锰电池应急电池包结构
- 下一篇:点、捆钞一体机用捆扎带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