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制冷系统的舒适型健身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1716.1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8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邱利民;王凯;方凯;楼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16 | 分类号: | A63B69/16;A63B23/04;F25B2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制冷系统 舒适 健身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制冷系统的舒适型健身自行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在90年代初期还不是很流行的健身房,目前已成为城市人群休闲健身的绝佳场所。健身房不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的地方,也给长期忙碌于繁琐工作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放松的场所。虽然健身房设施齐全,服务周到,但由于健身需要,通常健身房里都不会安装空调设施。因此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由于剧烈运动人体大量出汗,常会感觉闷热不适。
为了满足健身者对良好健身环境的需求,在节约能源的前提下,我们设计了一种带有制冷系统的舒适型健身自行车。自行车上的制冷系统由健身者驱动,完全不需要额外消耗能量,而冷却的对象仅限于头部附近的微小空间,因此减少了需要的制冷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带有制冷系统的舒适型健身自行车。
带有制冷系统的舒适型健身自行车包括健身自行车、制冷系统两个部分;健身自行车部分包括链轮、支架、把手、鞍座、三脚架、曲轴、滚轮、踏板、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设有三脚架,三脚架上设有支架、鞍座、曲轴,支架端部设有把手,曲轴上设有链轮、滚轮、踏板,支架固定有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曲柄滑块机构、压缩机、级后冷却器、回热器、风扇、冷端换热器、脉管、热端换热器、气库、皮带,曲柄滑块机构一端与压缩机、级后冷却器、回热器、冷端换热器、脉管、热端换热器、气库自下到上依次连接,曲柄滑块机构另一端与曲轴连接,皮带一端与风扇连接,皮带一端与滚轮连接,风扇固定在支架上部,冷端换热器前侧。
所述的冷端换热器采用翅片式换热器。制冷系统采用空气作为工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带有制冷系统的舒适型健身自行车能利用健身时未经利用的能量实现制冷,使得健身更为有趣和舒适;制冷系统完全采用人力驱动,无需额外消耗能量,且采用空气作为工质,对环境友好;通过健身时提供舒适的凉风,能够减少健身结束后人体对空调、电风扇等电器的依赖性,有利于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有制冷系统的舒适型健身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冷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链轮1、曲柄滑块机构2、压缩机3、级后冷却器4、回热器5、风扇6、冷端换热器7、脉管8、热端换热器9、气库10、皮带11、支架12、把手13、鞍座14、三脚架15、曲轴16、滚轮17、踏板18、支撑架19。
具体实施方式
带有制冷系统的舒适型健身自行车包括健身自行车、制冷系统两个部分;健身自行车部分包括链轮1、支架12、把手13、鞍座14、三脚架15、曲轴16、滚轮17、踏板18、支撑架19,在支撑架19上设有三脚架15,三脚架15上设有支架12、鞍座14、曲轴16,支架12端部设有把手13,曲轴16上设有链轮1、滚轮17、踏板18,支架12固定有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曲柄滑块机构2、压缩机3、级后冷却器4、回热器5、风扇6、冷端换热器7、脉管8、热端换热器9、气库10、皮带11,曲柄滑块机构2一端与压缩机3、级后冷却器4、回热器5、冷端换热器7、脉管8、热端换热器9、气库10自下到上依次连接,曲柄滑块机构2另一端与曲轴16连接,皮带11一端与风扇6连接,皮带11一端与滚轮连接,风扇6固定在支架12上部,冷端换热器7前侧。
所述的冷端换热器7采用翅片式换热器。制冷系统采用空气作为工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骑健身自行车时曲轴16转动,一方面,通过曲柄滑块机构2带动压缩机3的活塞做往复平动,从而驱动制冷系统制冷;另一方面,通过皮带11、滚轮17传动,将曲轴16的转动变为风扇6的转动。制冷系统中工质气体在压缩机3内被压缩成高压,在回热器热端被风冷进入回热器5,吸收填料冷能后进入脉管8内,在脉管热端被冷却到常温后随着压缩机吸气而在脉管内膨胀,进而产生冷量,低温工质气体回流进过冷端换热器7后,由外置风扇将环境空气吹向换热器,吸收工质冷量后空气温度湿度降低,而后被吹向健身者头部。这样健身者头部就可感受到冷风拂面的效果,整套装置达到冷却头部附近空间,创造微型舒适环境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17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