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蔬菜移栽机的压盘分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1208.3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0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匀;王俊军;林万焕;张娜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蔬菜 移栽 压盘分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蔬菜移栽机的压盘分禾装置。
背景技术
移栽是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移栽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使作物生育提早的综合效益,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非常可观。目前,约有60%蔬菜是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种植,但目前移栽作业以人工为主。采用人工移栽,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难以实现大面积移栽,从而导致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益低下,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
目前使用的蔬菜移栽机的压盘装置全部采用压盘片,不能保证顶出安全可靠。若压力小,会出现个别压盘片压盘不牢、钵苗盘松动等情况,导致钵苗顶出困难,易出现伤根、伤秧等现象,同时,会有间隙过大现象,会使拨开的秧叶从新合拢,导致秧苗被压住,不能保证秧苗的可靠顶出,影响移栽的准确性、高效性;若压力大,虽然能满足压紧钵苗盘,可靠顶出秧苗,不会出现压秧现象,但阻力过大钵苗盘输送速度减慢,影响栽植速度及株距的均匀性,严重时,会使秧盘拱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蔬菜移栽机的秧苗可靠顶出的一种蔬菜移栽机的压盘分禾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钵苗盘通过钵苗盘输送台喂入并卷绕在鼠笼式的钵苗盘输送转笼上,随其转动送进,钵苗盘输送转笼通过左、右法兰套装在由传动链轮带动的主轴上,转笼通过右法兰与外侧的差速传动箱内的输出齿轮固定联接;在转笼内,N个凸轮在圆周向按相位差沿主轴轴向间隔均匀地固定于主轴上;与凸轮对应的一套静止不动的顶杆组件通过两端的两个侧固定板固定于左、右支撑板上,左支撑板装在主轴的轴承上,左支撑板的外轮毂支撑在机架上,右支撑板空套在主轴并支撑在与秧盘转笼固定连接的右法兰内的轴承上;在顶杆组件和凸轮之间,支撑于左、右支撑板上且与主轴平行的静止杠杆轴上,套装一排与凸轮对应的杠杆,杠杆轴套轮毂设置杠杆的扭转复位弹簧,每根杠杆的短臂端能与各自的凸轮接触,每根杠杆的长臂端则通过销轴与连杆的一端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滑动支撑于支撑板圆孔内的顶杆连接,支撑板通过左右两侧的两个侧固定板固定于左、右支撑板上,在转笼的后上方设置有两个压秧盘;在压秧盘之间有按一定间距排列的压轮,压轮上方有由螺母固定在压轮两侧分禾器,沿钵苗盘输送的方向在转笼的外侧后下方,设置有对下落钵苗进行导行栽植的导苗管。整个压苗分禾装置由杠杆轴连接,杠杆轴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相铰接,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焊接在机架上。压秧盘装在杠杆轴两端,压秧盘之间2-4个压轮以等间距连接在杠杆轴,压轮上方有分禾器,分禾器的两支撑片套在杠杆轴上并由螺母固定在压轮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只保留两端的压秧片,可以基本固定钵苗盘,两端压秧片之间采用压轮及由螺母固定在其两侧的分禾器的结构,压轮与钵苗盘间由原来的线接触变为点接触,且压轮可以与鼠笼相对转动,滚动摩擦力很小,大大减小了传动中的阻力,通过对分禾器的位置控制,可以保证秧叶可靠拨开不再合拢,从而能可靠有序的完成移栽。
附图说明
图1是蔬菜钵苗移栽机结构原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侧视图。
图中:1、主轴,2、传动链轮,3、差速传动箱,4、右法兰,5、右支撑板,6、转笼,7、钵苗盘,8、连接杆,9、扭转复位弹簧,10、杠杆轴,11、杠杆,12、凸轮,13、杠杆挡轴,14、左法兰,15、左支撑板,16、导苗管,17、支撑板,18、顶杆,19、侧固定板,20、连杆,21、钵苗盘输送台,22、压秧盘,23、分禾器,24、压轮,25、螺母,26、连接件,27、连接件,28、机架,29、杠杆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1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