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1191.1 | 申请日: | 2009-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045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守约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控制器,尤其是指一种锂电充电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曾公开了一种“多档自动充电控制器”(中国,公开号CN2394366,公开日2000年8月30日),包括档位开关、可控硅、二极管、三极管、电阻及稳压管,其特征在于:将档位开关KI的多档固定点接在交流电的各个电压位上,活动点接可控硅SCR的阳极,同时,该活动点还通过二极管D接三极管T的集电极,T的发射极接可控硅SCR的控制极,档位开关K2的多档固定点接各稳压管DW的阳极端,活动点接T的基极。但目前市售的充电控制器指示不直观,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控制器,它充电程度指示直观,并装配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充电控制器,它包括面板、固定在面板内的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的五只发光二极管D3-D7伸出面板,控制电路板上的稳压管D2连接散热板,面板与底壳螺纹配合;
所述的控制电路板上设置LM324N集成块IC,LM324N集成块IC的1脚通过电阻R9接发光二极管D7,7脚通过电阻R6接发光二极管D6,8脚通过电阻R3接发光二极管D5,14脚通过电阻R10接发光二极管D4,2脚接电阻R11、电阻R8,6脚接电阻R8、电阻R4,9脚接电阻R4、电阻R2,13脚接电阻R2、电阻R1,11脚接熔断器F、电阻R0、发光二极管D4-D7、二极管D1、稳压管D2,5脚、10脚、12脚连接电阻R0、发光二极管D3,4脚接电阻R5、电阻R7、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基极接稳压管D2、电阻R12,三极管Q1集电极接电阻R12,电阻R7接发光二极管D3,电阻R1接电阻R5、二极管D1。
三极管Q1、稳压管D2和电阻R12组成串联限压、限流电路。它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充电时电流电压能自动限制,充电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五只发光二极管(指示灯),充电程度指示直观;控制电路板上稳压管D2上连接散热板,提高使用寿命;底壳与面板螺纹配合,装配简单。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电气连接图。
图中:1、面板,2、底壳,3、控制电路板,4、散热板,5、散热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作描述。
参见图1-图4,一种充电控制器,它包括面板1、固定在面板1内的控制电路板3,控制电路板3上的五只发光二极管D3-D7伸出面板1,控制电路板3上的稳压管D2连接散热板4,面板1与底壳2螺纹配合;
所述的控制电路板3上设置LM324N集成块IC,LM324N集成块IC的1脚通过电阻R9接发光二极管D7,7脚通过电阻R6接发光二极管D6,8脚通过电阻R3接发光二极管D5,14脚通过电阻R10接发光二极管D4,2脚接电阻R11、电阻R8,6脚接电阻R8、电阻R4,9脚接电阻R4、电阻R2,13脚接电阻R2、电阻R1,11脚接熔断器F、电阻R0、发光二极管D4-D7、二极管D1、稳压管D2,5脚、10脚、12脚连接电阻R0、发光二极管D3,4脚接电阻R5、电阻R7、三极管Q1发射极,三极管Q1基极接稳压管D2、电阻R12,三极管Q1集电极接电阻R12,电阻R7接发光二极管D3,电阻R1接电阻R5、二极管D1。
参见图3,所述的底壳2下开有若干散热孔5。提高散热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守约,未经陈守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11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联络开关
- 下一篇:多畴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