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输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1131.X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0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R11/11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自行车 充电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各个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对蓄电池的充电接口规格不统一,有三孔插头,也有圆孔插头。有些厂家将三孔插头的接地线插口设计成横向的,有些设计成纵向的;圆孔插头的负极一般采用半包裹式设计,正负极很容易通过其他导电部件相连接发生短路。上述各种蓄电池的充电输出装置不统一,导致充电输出装置无法通用,特别是在同一台充电装置上需要设置多条不同接口的充电输出装置用于不同蓄电池的充电,使得设备成本大大增加,电路设计复杂,材料浪费量大,且使用也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输出装置的技术方案,该输出装置上设置三孔插头和圆孔插头,可对不同接口的蓄电池进行充电,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同一台充电装置对不同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进行充电,降低了生产成本。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输出装置,包括充电装置接口,其特征在于充电装置接口通过分线装置分别与三孔插头、圆孔插头配合连接。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充电装置接口、分线装置通过正线、负线配合连接,分线装置将正线分成三孔正线、圆孔正线,将负线分成三孔负线、圆孔负线,三孔正线、三孔负线与三孔插头配合连接,圆孔正线、圆孔负线与圆孔插头配合连接。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孔插头的插接端设置正极口、负极口和接地口,所述的接地口为T型结构。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孔插头的插接端设置正极触片、负极触片,负极触片表面包覆设置绝缘层。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线装置的腔体内设置分线器,所述的分线器由分线盒、盖板连接构成,分线盒内设置卡槽,盖板与分线盒卡接配合。
所述的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括充电装置接口为一种圆形结构的航空插头。
上述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输出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其上设置三孔插头和圆孔插头,可对不同型号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进行充电,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同一台充电装置对不同型号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进行充电,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且三孔插头的接地口采用T型结构,对具有横向、纵向接地口的蓄电池充电口都能使用;圆孔插头的负极触片表面包覆设置绝缘层,可将裸露在外面的负极触片用绝缘材料包住,大大减少了正负极发生短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三孔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三孔插头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圆孔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圆孔插头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分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分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孔插头、1a-正极触片、1b-负极触片、1c-绝缘层、2-三孔插头、2a-正极口、2b-负极口、2c-接地口、3-分线装置、301-分线盒、301a-卡槽、302-盖板、4-充电装置接口、5-正线、5a-圆孔正线、5b-三孔正线、6-负线、6a-圆孔负线、6b-三孔负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11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应式充电电池
- 下一篇:一种教学用单片机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