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温度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1034.0 | 申请日: | 200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550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伟升 |
主分类号: | B29C49/78 | 分类号: | B29C49/78;B29C49/6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王利强 |
地址: | 322315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温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中空成型机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用一步法“注吹”中空成型机生产塑料产品时,例如生产药瓶,需对注塑模具进行温度加热,并保证模具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瓶坯得到一个恒定温度,保证在转到吹瓶模具后能正常吹塑成型。
现有的模具温度控制有油温机(以高温油为媒介),以及水温机(以水为媒介),两种多以液体为媒介,在生产运用中,由于模具在制造过程中,多采用分段设计,每段模具之间用密封圈相连,然后用拉杆把模具拉紧,这样模具在生产运动过程中受压力影响产生震动,加上模具又在较高的温度中工作,而密封圈在高温及震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疲劳,老化,很容易使模块与模块之间产生渗油,污染产品。所以生产过程中,经常因模具渗油而需要停机擦试,或拆下模具更换密封圈,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大大降低了单位时间的产量。
现有的模具温度控制器,由油泵把高温油压送到产品模具预留孔内对模具进行温度控制,再由回油管路把油送回到油温机油箱中,由温度控制仪对送回到油箱中的高温油进行温度控制,依次循坏对模具温度进行精确控制,确保模具温度控制在符合产品成型的温度。
在模温机运行时,必须保证各连接口连接密闭,不得有渗油,漏油现象,而且由于机器处在高温状态,经常需要更换高温油及密封件。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模具温度控制设备的能耗高、卫生条件差、密封要求高、维修成本高、工作效率低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洁净卫生、有效降低密封要求、维修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模具温度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气体加热器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气体加热器的出口通过进气管与模具中的气体通道进口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出口通过出气管与气体加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气管或进气管上设有用以增大气体压力的气体增压器;
所述气体加热器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气体加热器包括加热启动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包括用以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与预设的温度值做比较,选择性地发出关断或闭合加热启动开关指令的温度控制模块。
进一步,所述气体通道的出口与储气罐的进口连通,所述储气罐上安装与大气连通的空气滤芯,所述储气罐的出口与所述气体加热器的进口连通。
再进一步,所述气体通道的出口与冷却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器的出口与所述气体加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启动开关,所述温度控制器还包括用以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值时,发出闭合所述冷却启动开关指令的冷却启动控制模块。
或者是:所述储气罐的出口与冷却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器的出口与所述气体加热器的进口连通,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启动开关,所述温控控制器还包括用以当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大于预设的温度值时,发出闭合所述冷却启动开关指令的冷却启动控制模块。
所述气体加热器为电热式加热器,所述电热式加热器包括加热腔和电热管,所述电热管和温度传感器位于加热腔内。
所述气体增压器为风机或空气压缩机。
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腔和水冷管道,所述水冷管道位于冷却腔内,进水管与所述水冷管道连通,所述冷却启动开关为设置在进水管上的电磁阀。
所述冷却器包括冷却腔和轴流风机,所述轴流风机安装在冷却腔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采用气体作为导热媒介,在模具中设计高温气体通道,通过对高温气体的温度控制,实现对模具的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降低了密封要求,密封圈的使用时间可以大大延长,降低了维修的频率,能够减少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有效降低密封要求,维修成本低、工作效率高;2、节能环保,减去作为煤介的高温油;3、简化整机结构,提高运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洁净卫生,减去了由液体作为煤介而对产品造成的污染;5、结构简单,维护方便;6、降低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具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温度控制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和图2,一种模具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气体加热器3和温度控制器12,所述气体加热器3的出口通过进气管与模具11中的气体通道进口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出口通过出气管与气体加热器3的进口连通,所述出气管或进气管上设有用以增大气体压力的气体增压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伟升,未经吕伟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1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