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0264.5 | 申请日: | 2009-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150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曾忠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忠友 |
主分类号: | A61B17/90 | 分类号: | A61B17/9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000浙江省嘉兴市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腰椎 关节 螺钉 瞄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下腰椎退行性病变及腰椎峡部裂而无滑脱患者的固定治疗领域,涉及一种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
背景技术
下腰椎退行性病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骨科门诊就诊的主要人群,而且以青壮年为主,大部分患者存在顽固性和慢性下腰痛(伴或不伴下肢神经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生活及工作,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对于伴有顽固性腰痛的下腰椎退行性病变,如经保守治疗无效,临床上多主张进行腰椎内固定并融合术。目前,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成为下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最为主要的固定方式。虽然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融合术效果明确,但是其存在切口大、创伤大、费用高、可能需二次手术行内固定取出及由于坚强固定加速了邻近节段的退变等不足。腰椎固定的微创化是未来脊柱外科的发展方向,而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的进展则是腰椎固定微创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早在20世纪40年代King等首先报道采用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1984年Magerl在此基础上改进为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即将螺钉自一侧棘突基底经对侧椎板、对侧下关节突固定至下位椎体上关节突、横突。同时有作者通过生物力学实验证明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的有效性。自此,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下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随着解剖、影像的深入及脊柱外科技术的进步,椎板关节突螺钉的置钉技术逐渐由开放转向影像引导下(如采用X线或CT引导)的经皮操作。虽然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无论开放置钉或在影像引导下经皮置钉,一方面:准确性不够,需反复操作,如操作不慎(穿刺不准),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如脊髓神经或椎体侧方大血管的损伤;第二方面:开放置钉仍有一定的创伤,而影像引导下经皮置钉虽然创伤小,但存在操作时间长和放射线损害等不足。因此,如何在简化操作、减少创伤的同时提高螺钉植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挑战。2003年,Jang等发明了一种导向器械,并报道了在此导向器械引导下完成的经皮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手术,但此导向器械设计较为简单,特别是无法根据椎板外斜角进行相应调节的缺点,未获得很好的推广运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是目前经皮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置入不够准确、安全性差和操作时间长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在观察腰椎椎板关节突的解剖结构并结合腰椎椎板关节突的影像学测量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两点成一线的原理,设计一种可调节定位深度和导向角度的椎板关节突螺钉瞄准器,然后在瞄准器的引导下实行经皮腰椎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用于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病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弧形臂、滑轨式定位杆和导向套筒,弧形臂上套有滑轨式定位杆,弧形臂的其中一个端头处设有导向套筒和第一锁紧螺丝,导向套筒设于弧形臂端头内且通过第一锁紧螺丝锁定在弧形臂上;滑轨式定位杆的背面设有第二锁紧螺丝,滑轨式定位杆通过第二锁紧螺丝锁紧于弧形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椎板关节突螺钉置入简单、准确、安全;2、创伤小,体现在不仅切口小,而且软组织剥离明显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芯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弧形臂3、滑轨式定位杆和导向套筒。弧形臂3上套有滑轨式定位杆。弧形臂3的其中一个端头处设有导向套筒和第一锁紧螺丝5.导向套筒设于弧形臂端头内且通过第一锁紧螺丝5锁定在弧形臂3上。滑轨式定位杆的背面设有第二锁紧螺丝10,滑轨式定位杆通过第二锁紧螺丝10锁紧于弧形臂3上。所述的弧形臂3上刻有定位刻度2。
滑轨式定位杆包括滑块1、芯杆12、设于滑块1上的定位管8,滑块1内设有芯杆孔,芯杆孔的孔口处设有内螺纹,芯杆12穿过滑块中的芯杆孔后插于定位管8内。定位管8的顶端处设有环形凸起8-1。
芯杆12的末端为旋接头9,旋接头9上设有外螺纹11,旋接头9通过外螺纹11与芯杆孔的内螺纹旋接固定于滑块1上。
导向套筒包括套筒体6和内芯杆13,套筒体上刻有至少二圈环形刻度7,内芯杆13的末端为旋头4。
本实用新型在保持滑轨式定位杆深度及导向角度可调的原则下,根据两点成一线的原理,在确定入点和出点后,可准确地钻入导针及置入椎板关节突螺钉。
具体临床操作为:首先将滑轨式定位杆经皮固定于腰椎横突中线与上关节外侧缘的交点,然后根据术前测量的椎板外斜角,确定导向套筒的角度,将导向套筒经皮穿入并定位于棘突基底上中1/3处,作为入钉点,如入钉点偏高,可将定位杆稍向深部旋入,如入钉点偏低,可将定位杆稍为退出。这时可根据导向套筒留置在弧形臂3外面的长度确定导针进入的大致深度及使用螺钉的大致长度。经C形臂X线机行腰椎正侧位透视确定导针的位置无误后,进一步确定使用螺钉的长度(螺钉的直径根据术前椎板厚度的测量确定),然后钻头扩孔、丝攻,拧入带垫片的螺钉,再次C形臂X线机透视,确定螺钉的位置及长度是否适中。由于钉道长度及椎板厚度通过术前影像资料测量即能获得,亦即使用螺钉的长度及直径术前基本可以确定,因此术中如何确保瞄准器定位杆的入点(即螺钉的出点)及导向套筒的入点(即螺钉的入点)在正确的位置上是操作的重点,需做好以下几点:1、椎板外斜角的测量;2、测量横突表面至椎板中轴线与横突交点的距离,以确定瞄准器定位杆进入的深度;3、测量棘突基底深面至椎板中轴线与棘突基底交点的距离,通过椎间融合器植入的小切口,确定导向套筒的入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忠友,未经曾忠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02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履带式打桩机
- 下一篇:球形全景摄影专用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