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铣齿机半自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9313.3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47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宋兴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正驰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23/06 | 分类号: | B23F2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齿机 半自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是铣齿机上的半自动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铣齿机上的夹具的结构是(参见图3、图4):该夹具固定在一可沿下拖板11表面滑动的上拖板3上;夹具的轴线部位设置一竖直布置的拉棒8,若干个夹块在拉棒的圆周方向围成一圈形成夹头7,另有一压簧5对拉棒施力使拉棒具有向下运动的势能;夹具上还设有一对拉棒底部端面施力的杠杆12。工作时,被加工零件9先套装上夹具,接着拉棒在压簧的压力下向下移动使拉棒的外圆周面推压夹块,使这些夹块往外径方向张开进而顶压零件的中心孔的孔壁,零件就被固定在夹具上;铣齿机上的刀具就能开始对零件进行铣削加工了(同时夹具由蜗杆机构6驱动而转动)。然而,该夹具的零件装夹较为麻烦;每加工完成一个零件,操作人员要先水平拉动上托板,将夹具从加工区(铣削区)移动至装夹区;然后需要一手拿零件,另一手用力往下按动杠杆12的手柄,把拉棒向上顶动以松开夹头,才能把完成加工的零件取出,接着放入另外一个待加工零件(而且放入零件时,杠杆的手柄还必须处于按紧状态),最后将夹具推回至加工区,开始对放入的零件进行铣削加工。如此作业,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而且零件装夹太化费时间,工作效率太低;若不是熟练操作人员,零件还不一定能够正常进行装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铣齿机上的半自动夹具的改进,该夹具应能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具有工作效率高、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铣齿机半自动夹具,该夹具固定在一可沿下拖板表面滑动的上拖板上,夹具的轴线部位设置一竖直布置的拉棒,若干个夹块在拉棒的圆周方向围成一圈,另有一压簧对拉棒施力使拉棒具有向下运动的势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拖板内装有一斜锲,斜锲的上斜面与处于装夹区的拉棒底端相对应,以便夹具移动至装夹区时,斜锲能够顶压拉棒使拉棒上升进而松开夹具。
所述的斜锲采用硬质合金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参见图1、图2):在制作完成一个零件9,上托板3在往外拉动至一定位置时,拉棒的底端即与下托板内安装的斜锲1接触,此后在上托板的运动过程中拉棒会慢慢地被斜锲表面往上顶,从而完成放松夹头的步骤;等夹具放松、取出完成加工的零件,再放上待加工的零件,然后把上托板往铣削区推动时,拉棒的底端则慢慢地与斜锲的表面脱离,夹具内的压簧重新对拉棒施力,从而再次使夹具夹紧加工的零件;就可开始新一循环的铣削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半自动夹具,装夹零件时只需要把夹具连同上托板来回往返推动即可,明显地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大幅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有显著减少了每个零件的生产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据测算,工作效率由每天生产1500个零件,提升为每天生产7000个零件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夹紧零件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松开零件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现有夹具在夹紧零件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现有夹具在松开零件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铣齿机半自动夹具,该夹具固定在一上拖板3上,上拖板又可沿着下拖板11的表面滑动(上拖板与下拖板之间通过一导轨进行相互滑动配合);夹具的轴线部位设置一竖直布置的拉棒8,若干个夹块在拉棒的圆周方向围成一圈形成夹头7,另有一压簧5对拉棒施力使拉棒具有向下运动的势能;上述结构均与现有夹具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下拖板内安装一斜锲1,同时把拉棒8的底端向下延伸;使得夹具在装夹区时,拉棒的底端正好与斜锲的上斜面对准;这样,在夹具移动至装夹区时,斜锲能够顶压拉棒使拉棒上升进而松开夹具。
作为优选,所述的斜锲推荐采用硬质合金制作。
图中还有:拉手2、锁片4、支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正驰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正驰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9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扩展多用户量子密钥分配网络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智能设备通讯接口转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