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保护盖的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18818.8 | 申请日: | 2009-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6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闻人红雁;闻人红权;王为希;毛松科;孔建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贝思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0 | 分类号: | H01M10/00;H01M2/04;H01M2/34;H01M2/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周希良 |
| 地址: | 3154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保护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保护盖的电池。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一种既省力又快捷的交通工具,很受用户的喜爱。又因电动车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普遍增强,电动车越来越普及,电动车产业也受到政府部门地大力支持。
作为电动车动力源的电池也得满足电动车的市场配套需求,电池是电动车的“心脏”,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车的性能和质量。现有电池的结构如下:其包括电池盒,电池盒是电池结构中极其重要的部件,其呈长方体形,于一侧面开口,电池盒的内部部件通过该开口置入,该开口由盖子密封,盖子上设有一对铝极柱,两铝极柱与置于电池盒内的同一极片相连,两铝极柱凸出于盖子的外段各与一导电条相连。整个电池再外罩一个外壳。现有电池的结构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导电条与极柱外无专用的保护盖,会造成电池短路或操作失误等情况的出现,而且容易被尘土污染,影响电池的正常工作,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必须在导电条和极柱上分别套上特制的防护套。当电池配入电动车时,电动车厂家还须另外再加一个专门的外壳来保护电池,这样,延长了发货装配的时间,不利于售后服务。当然,它也存在着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保护盖的电池,其解决了现有电池结构复杂、配入电动车时装配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有保护盖的电池,包括电池盒,呈长方体形,电池盒的四周外壁形成加强筋,电池盒的顶面形成开口,开口由一固定盖密封,固定盖嵌装一个铝极柱,铝极柱的内外部分别与极片、导电条相连,电池盒的开口扣接一活动盖,该活动盖将铝极柱及导电条罩住。
所述的电池,电池盒的底面形成开口,底面形成的开口的结构与顶面形成的开口呈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带有保护盖的电池,其电池盒的开口扣接一活动盖,该活动盖将电池盒的两开口处各部件(特别是导电条与铝极柱)包覆,从而防止电池短路或操作失误等情况的出现。采用本活动盖的结构后,在活动盖内留有一定的空间,该空间供置入一保护板,其既起到防尘等作用,又可使电池成组后无需再另朽保护外壳,极大地简化了电池的结构。当然,当电池配入电动车时,也无需电动车厂家另外再加一个专门的外壳来保护电池,既缩短了发货装配的时间,又利于售后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括电池盒1,该电池盒1呈长方体形,其四周外壁形成横向均匀排布的加强筋9,以增强电池盒1的强度。
电池盒1的上下面都开口,两开口处的各部件结构对称设置,下面以下方开口处的部件结构为例对电池结构作详细说明。电池盒1的下口由固定盖3密封,固定盖3的中部固定安装一个铝极柱5,该铝极柱5与固定盖3间垫有O型圈8,处于电池盒1内部的铝极柱5与极片10相连。铝极柱5的外部通过铆钉4固定连接导电条2。电池盒1的下口扣接活动盖7,活动盖7将铝极柱及处于电池盒开口处的一段导电条罩住,从而防止电池短路或操作失误等情况的出现。为了防尘土,需在导电条和极柱上分别套上防护套,然后再整体外罩保护外壳。而采用本电池活动盖的结构后,在电池活动盖内留有一定的空间,该空间供置入一保护板,既起到防尘等作用,又可使电池成组后无需保护外壳,简化了结构。当然,当电池配入电动车时,无需电动车厂家另外再加一个专门的外壳来保护电池,既缩短了发货装配的时间,又利于售后服务。
电池盒1的两相邻外侧壁形成定位凸点6,每一侧壁的定位凸点6共设六个,六个定位凸点按三行二列从上而下均匀排列。与该两侧壁相对的另两侧壁各形成相对应的六个定位孔11,每侧壁的定位孔11与相对侧壁的定位凸点6大小相适配。当两个电池盒1相组装时,通过第一电池盒的一侧壁定位凸点嵌入第二电池盒相应侧壁的定位孔而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贝思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佳贝思绿色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88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