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垃圾筒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8421.9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42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怡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怡笑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B65F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1浙江省仙居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垃圾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垃圾筒的结构基本为一上端开口的筒体,使用时,将垃圾袋套置于筒体上,垃圾袋的外沿套置于筒体的外侧,这样结构的垃圾筒,其垃圾袋与垃圾筒的连接不牢固,当垃圾袋较小时,放入较多的垃圾后,垃圾袋即会掉入垃圾筒底部;并且,垃圾袋翻折在筒外,不仅不美观,而且垃圾袋的边缘容易被吹起,当放置于室外时,需要反复的进行翻折整理,因此使用上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美观的新型垃圾筒。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垃圾筒,包括上端开口的筒体和与其适配的带有垃圾投掷口的筒盖,其中,所述筒体在临近其上端开口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容置垃圾袋袋口边沿和筒盖卡接端的夹槽。
作为优选,所述夹槽为沿筒体内壁向筒体内侧设置的与筒体内壁呈V状的数个挂件所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夹槽为沿筒体内壁向筒体内侧设置的一个与筒体内壁呈V状的整体挂接件所形成。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外侧还设有置物槽。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外侧对应所述置物槽的位置还设有通向筒体内部的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筒盖具有固定扣合部和活动扣合部,所述活动扣合部轴接于所述固定扣合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筒体内壁设有夹槽,使用时先将垃圾袋口边沿置于夹槽,再以筒盖的卡接端将垃圾袋夹置于夹槽内,如此,垃圾袋就不再会裸露于筒外,进而也就避免了由于风吹致使垃圾袋裸露部产生翻折从而影响使用和美观情况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由于垃圾偏重而致袋体整体脱落于筒底情况的发生,因此摆置更美观,使用也更方便。此外,通过设置置物槽和桶身开口,可将整卷垃圾袋置于置物槽内并通过桶身开口将其抽出挂于夹槽,更换垃圾袋更为方便,彰显了设计上的人性化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现有技术中的垃圾筒与垃圾袋结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垃圾筒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垃圾筒,包括上端开口的筒体1和与其适配的带有垃圾投掷口2的筒盖3,其中,所述筒体在临近其上端开口的内壁上还设有用于容置垃圾袋袋口边沿和筒盖卡接端4的夹槽5。所述夹槽5可以为沿筒体1内壁向筒体内侧设置的与筒体内壁呈V状的数个挂件6所形成。也可以是沿筒体内壁向筒体内侧设置的一个与筒体内壁呈V状的整体挂接件7所形成,其与挂件6的区别仅为其是绕筒体内壁形成的一个整体的挂接件,而非分体的。为了方便置放备用的垃圾袋,所述筒体外侧还设有置物槽8。所述筒体外侧对应所述置物槽的位置还设有通向筒体内部的开口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盖3具有固定扣合部10和活动扣合部11,所述活动扣合部通过轴12轴接于所述固定扣合部10。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怡笑,未经吴怡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8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