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钉枪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118412.X | 申请日: | 200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361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韩长洪;杨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长洪;杨伟明 |
| 主分类号: | B25C1/06 | 分类号: | B25C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 洪 |
| 地址: | 321035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工具,尤其涉及电动钉枪。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电动工具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动工具。在家庭装潢这一块经常需要用到钉枪。传统的钉枪都是气动钉枪,需要带空压机才能工作,体积庞大,使用不方便,同时也没有保护措施,使用时也不安全。近几年来,国际市场上已有电动钉枪销售,电动钉枪脱离了空压机的束缚,体积小,使用方便,使用时直接将电源线插入插座就可以工作。电动钉枪根据电磁冲击的原理工作,主要由电感线圈系统,冲击结构,控制模块,送钉机构四部分组成。工作原理为:在主回路里设定了一个常开开关,当按下该开关,控制回路有了信号经三极管放大,变成可控硅的触发脉冲,这样可控硅导通了主回路里的电流瞬间通过电感线圈,而电感线圈通过这交变电流在瞬间产生电磁力作用到撞块,这样撞块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带动装配在上面的撞针对送钉机构里的钉子进行撞击,从而射出钉子。但是现在的电路里只有一个控制电路,对出钉的力量无法控制,并且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故障,造成出钉失控的问题。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冲击结构一般采用耐磨的合金,但是合金对磁性的反应相对较低,同时成本高,不适合钉枪使用。现有技术中一把钉枪无法同时安装各种型号的钉子,需要在使用过程中更换,不但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带来了换钉时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钉枪,安全性能高,出钉力量可控制,撞击效果好,同时能在一把钉枪内一次放置各种不同钉子。同时该电动钉枪的成本也不高。
为了达到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动钉枪,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感线圈系统,冲击结构,控制模块和送钉机构,所述控制模块为双可控硅无级调节电路,所述双可控硅无级调节电路包括连接在电感线圈系统上的脉冲触发电路,脉冲触发电路和电感线圈系统之间设有串联的两个可控硅。
优选的,所述电感线圈系统和冲击结构之间还连接有无级调节电位器。通过调节电位器的电阻来改变可控硅的触发脉冲宽度来实现调节可控硅的导通角,从而调节可控硅的电流,改变瞬间通过线圈的电流来改变线圈的磁场力,随着线圈的磁场力改变,冲击结构受到的吸力也就改变了,而装配在冲击结构中的撞针对钉子冲击力的大小也就随着得到改变。达到了出钉力量的控制。
优选的,所述冲击结构为纯铁冲击结构。纯铁制成的冲击结构对磁场的反应好,保证冲击时的撞击效果。同时纯铁的价格也较为合适,适合厂家控制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脉冲触发电路为三极管,两个可控硅的控制脚分别通过两个二极管连接到提供触发信号的三极管上。当主开关闭合时,经过三极管的信号放大通过两个二极管分别触发两个可控硅。因此两个可控硅之间互不相干。
优选的,所述送钉机构上设有抽屉式钉盒。这样的结构方便对送钉机构进行送钉。同时有利于对一个电动钉枪补充不同规格的钉子。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所述的技术方案,当电动钉枪工作时一只可控硅被电流击穿直通后,可以被视为一个导体,其控制脚有二极管,单向导电,这样另外一只可控硅继续接收触发三极管的信号正常工作,从而减少钉枪因为可控硅的损坏出现快速连发的现象,避免引起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钉枪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钉枪的控制模块电路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电动钉枪,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感线圈系统1,冲击结构2,控制模块3和送钉机构4,所述控制模块3为双可控硅无级调节电路,所述双可控硅无级调节电路包括连接在电感线圈系统1上的脉冲触发电路31,脉冲触发电路31和电感线圈系统1之间设有串联的两个可控硅32。
在制造时所述电感线圈系统1和冲击结构2之间还连接有无级调节电位器5。所述冲击结构2为纯铁冲击结构。因为纯铁制成的冲击结构不但成本比合金低,而且对磁性的感应要更良好。虽然使用寿命比合金有所下降,但是电动钉枪本身就有一个使用时限,冲击结构2的使用寿命高于电动钉枪反而是一种浪费。通常情况下,所述脉冲触发电路31为三极管,两个可控硅32的控制脚分别通过两个二极管连接到提供触发信号的三极管上。所述送钉机构4上设有抽屉式钉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长洪;杨伟明,未经韩长洪;杨伟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84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