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6005.5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094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沈漪红;顾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000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面积 仿古 瓦片 砖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木工程的结构,具体讲是一种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美学要求也不断提高,具有独特造型和文化底蕴的建筑物在城市建筑群体中越来越多的出现。一些文化气息浓郁的特殊建筑物(如博物馆等)往往需要修建出陈旧、年代久远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有人提出在大型的现代化建筑物表面覆盖陈旧且大小不一的瓦片或砖块形成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的设想。
然而这一设想却由于该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很难解决自承重的问题而难以实施。因为墙体的面积越大,高度越高,墙体单位长度的横截面面积要求越大,而由陈旧且大小不一的瓦片或砖块叠加而成的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显然不符合自承重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满足自承重要求的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它包括带若干条明梁和暗梁的承重墙以及由陈旧不规则的瓦片或砖块叠筑成的墙面,每块瓦片或砖块通过设置在瓦片或砖块内侧的砂浆相互压合构成墙面,所述的墙面从每条明梁或暗梁往上叠筑,所述的承重墙内预埋有若干排相邻两排竖直向距离不超过60cm的拉接筋,每排中相邻的两条拉接筋的水平向距离不超过60cm,所述拉接筋的自由端被压紧在瓦片或砖块的缝隙之间,所述的墙面内侧与承重墙之间的距离为4~8cm,所述的墙面内侧与承重墙之间为衬墙砂浆灌注的衬墙砂浆层,每条拉接筋锚又固在衬墙砂浆层内。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每块瓦片或砖块通过设置在瓦片或砖块内侧的砂浆相互压合构成墙面,且瓦片或砖块叠筑的墙面与承重墙之间灌注有衬墙砂浆又墙面与承重墙之间还设有连接两者的拉接筋,故瓦片或砖块之间连接牢固且由瓦片或砖块构成的墙面整体与承重墙之间也连接牢固,又由于所述的墙面从明梁或暗梁往上叠筑,这样,墙面的负荷均转移到承重墙的明梁或暗梁上,故有效解决了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的自承重问题,使得该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得以实施。
作为改进,所述的墙面上每隔50~70cm的高度设有一条找平砖带,所述的找平砖带由位于同一标高的规格基本一致的砖块构筑,这样从相邻的找平砖带之间的局部看,满足了建筑物错乱陈旧的效果,但从整体看,又保证了建筑物的整齐有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的侧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的正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承重墙,2、明梁,3、暗梁,4、拉接筋,5、墙面,6、衬墙砂浆层,7、找平砖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大面积仿古瓦片砖墙,它包括带若干条明梁2和暗梁3的承重墙1以及由陈旧不规则的瓦片或砖块叠筑成的墙面5,每块瓦片或砖块通过设置在瓦片或砖块内侧的砂浆相互压合构成墙面5,所述的墙面5从每条明梁2或暗梁3往上叠筑,所述的承重墙1内预埋有若干排相邻两排竖直向距离为60cm的拉接筋4,每排中相邻的两条拉接筋4的水平向距离为60cm,所述拉接筋4的自由端被压紧在瓦片或砖块的缝隙之间,所述的墙面5内侧与承重墙1之间的距离为6cm,所述的墙面5内侧与承重墙1之间为衬墙砂浆灌注的衬墙砂浆层6,每条拉接筋4又锚固在衬墙砂浆层6内。所述的墙面5上每隔60cm的高度设有一条找平(薄)砖带7,所述的找平砖带7由位于同一标高的规格基本一致的砖块构筑。由常识所知,每条暗梁3的外侧均由陈旧不规则的瓦片或砖块补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6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