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粒聚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4928.7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498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郦建国;徐小峰;郭峰;陈招妹;王贤明;潘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1 | 分类号: | B03C3/01;B01D5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韩 洪 |
地址: | 311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粒 聚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粒聚合装置,属于大气污染治理中的烟气除尘领域,可应用于烟气除尘装置新建设备或老设备的提效改造上。它安装于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器等污染控制设备的进气烟道上,可将微细粉尘聚合成大的颗粒,提高其后的除尘器捕集效率。
【技术背景】
工业生产排放的烟气中常含有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μm的细微颗粒,称PM10)。可吸入颗粒物(PMI0)在环境空气中可停留几天甚至数周之久,不仅是造成空气污染、降低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而且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可吸入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多种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M10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和中风(卒中)的发生及死亡的增加密切相关。越细小的颗粒物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对人体的危害越大。粒径小于2μm的颗粒物甚至可以直达肺部,进入肺泡,直接参与血液循环,损伤肺部组织,引起一系列病变。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体暴露于可吸入颗粒物的健康风险。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第一次为PM确定了指导值,规定PM10年均值为20μg/m3,PM2.5年均值为10μg/m3。全世界的环境保护机构都在日益重视控制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
目前在除尘领域较为常用的静电除尘器对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的捕集效果较好,效率通常可达99.9%,而对PM10,特别是粒径为0.5μm~2μm的细微颗粒捕集效果却很差,一般低于90%,最坏时甚至低于50%,如要提高效率则需增加电场数量或降低风速;布袋除尘器处理可吸入颗粒时也需降低过滤速度,这些均导致既增加成本又增加占地面积,对布袋除尘器而言,还会增大气体阻力,增加能源消耗。
为解决以上问题,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提出了在除尘器前使细微颗粒聚合的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预荷电技术。聚合是气体中的悬浮颗粒在相互接触过程中发生聚结的现象。但是,目前的聚合装置都是正放电通道与负放电通道等距,但是正、负电晕电极的击穿电压不同,使获得的电场强度不平均,对粒子的混合凝聚效果较差,使后续电除尘器的细微粉尘排放量还是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获得较高平均电场强度从而提高粒子混合凝聚效果的微粒聚合装置,能够有效降低后续电除尘器的细微粉尘排放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微粒聚合装置,包括壳体、供电电源、双极放电区、流动聚合区,所述双极放电区内设置有若干低压板,两相邻低压板之间设置正放电极构成正放电通道或者设置负放电极构成负放电通道,所述正放电通道与负放电通道间隔布置,所述正放电通道的宽度略大于负放电通道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正放电通道比负放电通道宽8-12%。
作为优选,所述正放电通道比负放电通道宽10%。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开有高压线进口,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线通过高压线进口连接到正放电极和负放电极。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正放电通道和负放电通道上均设有一组悬吊绝缘子。
作为优选,所有正放电极之间采用一道或多道连杆连接,所有负放电极之间也采用一道或多道连杆连接,连杆采用绝缘支撑固定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正放电通道宽度略大于负放电通道,正、负电晕电极的击穿电压不同,负电晕电极的击穿电压比正电晕电极的要高,将正放电通道适当加宽,可以获取较高的平均电场强度,有效提高了粒子的混合凝聚效果,降低了后续电除尘器的细微粉尘排放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粒聚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粒聚合装置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粒聚合装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粒聚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非均匀布置的放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扰流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49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复合热源节能热水器
- 下一篇:曲形排烟管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