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式把手锁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2786.0 | 申请日: | 2009-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114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郭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大东 |
| 主分类号: | E05B63/16 | 分类号: | E05B63/16;E05B55/14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白洪长 |
| 地址: | 315201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锁,是一种按式把手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门窗锁产品种类繁多,用途各异,其主要应用于平开式和推拉式两种门窗。平开式门窗通过安装于门窗扇和门窗框的铰链旋转开启,推拉式门窗通过安装于门窗扇的滑轮和门窗框的轨道滑行开启。一般选购门窗锁主要指标是保密性、安全性和开启难易程度,其中推拉式门窗锁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专利号ZL200620121093.4,授权公告日2007年9月26日,实用新型名称“门窗把手锁的结构改良”,该门窗把手锁主要用于推拉式门窗,可避免儿童轻易打开;平开式门窗锁如中国专利文献刊载的申请号88208331.7,公告日1989年7月19日,实用新型名称“按钮式专用门锁”,该门锁用于高低压电器。但上述两种门窗锁结构较为简单,装卸较为复杂,其安全性和保密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的不足,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按式把手锁装置,解决现有同类产品中结构设计欠佳的技术问题。具体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按式把手锁装置,该把手锁包括手柄、安装座、方型转轴,其特征在于手柄内设有按钮,按钮内设有锁芯,按钮的末端和锁芯的锁掣端设有型边槽,按钮的末端与卡掣件相抵,卡掣件的卡掣端插入安装座的锁孔。如图2所示,按钮末端的边槽与锁芯锁掣端的边槽交错,锁芯锁掣端与卡掣座相抵;插入钥匙,转动锁芯,如图4所示,按钮末端的边槽与锁芯锁掣端的边槽对齐,按钮被打开,按钮上下移动,带动卡掣件的卡掣端插入或脱离安装座的锁孔。方型转轴插入安装座的第二轴孔和卡掣座的第一轴孔,方型转轴的一端与手柄的轴套固定连接。手柄的轴套冲压后与安装座连为一体,手柄与安装座作相对转动。阻尼套圈套入方型转轴,设置于安装座的底部凹槽内,阻尼套圈与安装座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手柄呈型,手柄的柄头、柄身和轴套连为一体。柄头、柄身和轴套铸造为一体,使用时握紧柄身转动手柄更为舒适、方便。
所述的卡掣件内设有扭簧,销轴插入卡掣件、扭簧,卡掣件通过销轴固定于卡掣座。下压锁芯和按钮,锁芯和按钮向下移动,根据杠杆原理卡掣件的一端受力,卡掣件另一端的卡掣端翘起脱离安装座的锁孔;松开锁芯和按钮,卡掣件受扭簧弹力作用,卡掣件的卡掣端自动弹出卡掣座。
所述的阻尼套圈外径设有凸棱,纵向截面设有空腔、通孔,凸棱与空腔对应设置,阻尼套圈的凸棱与安装座底部凹槽的内径凹边扣合。转动手柄,方型转轴带动阻尼套圈在安装座的底部凹槽内转动,阻尼套圈的空腔受力发生形变,阻尼套圈外径的凸棱与安装座底部凹槽的内径过盈滑动,阻尼套圈外径的凸棱滑动至下一个安装座底部凹槽的内径凹边扣合。转动手柄过程中带有阻尼力作用,使舌簧或勾簧装置开启动作更为稳定、安全。
所述的安装座设有锁孔、第二轴孔、安装孔,安装座的锁孔、第二轴孔高于安装孔。螺丝插入锁孔和安装孔,将安装座固定于门窗框,由于锁孔高于安装孔,卡掣件的卡掣端只能与锁孔扣合。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合理,外形美观,应用范围广,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结合对应的舌簧或勾簧装置适合于室内和建筑通道的门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钮立体图,图中锁芯为未打开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图中锁芯为打开状态,箭头为按钮和卡掣件的受力方向。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按钮另一状态立体图,图中锁芯为打开状态。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中箭头为手柄转动方向。
图6是图5手柄转动后的立体图。
图7是图6的后视立体图,图中A部作了框定。
图8是图7的A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套圈立体图。
以上附图序号及名称:1、按钮,2、锁芯,201、锁掣端,3、手柄,301、柄头,302、柄身,303、轴套,4、卡掣件,401、卡掣端,5、扭簧,6、销轴,7、卡掣座,701、第一轴孔,8、密封圈,9、安装座,901、锁孔,902、第二轴孔,903、安装孔,10、阻尼套圈,1001、凸棱,1002、空腔,1003、通孔,11、方型转轴,12、钥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大东,未经郭大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