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林蛙仿昆虫动态喂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2233.5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900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楼冬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楼冬子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40浙江省宁波市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林蛙仿 昆虫 动态 喂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林蛙动态饲料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林蛙原以野生捕捉为主,随着国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迫使农民进行圈养,但是圈养要有一定密度,需要喂饲料,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或者使林蛙传染得病。由于林蛙浑身是宝,对人体保健具有很好的效果,很多科技人员也尝试养殖林蛙,但是林蛙的喂养有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林蛙对活的昆虫或虫子感兴趣,对死的昆虫或者饲料不感兴趣,不能引起其注意力,所以林蛙的喂养非常困难,造成林蛙喂食的饲料一般是采用活的虫子、蚯蚓或者蝇蛆,所以饲养成本昂贵,居高不下。
而传通的饲料喂饲器一般不能使颗粒饲料产生跳跃动作,虽然用来喂养各种家禽生畜,但是不能用来喂食林蛙。
因此传统的喂食器需要做新的改进设计,便于来喂养林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的林蛙仿昆虫动态喂食装置,它能使颗粒饲料产生移动或者跳跃动作,模拟运动的昆虫或者虫子,能大大引起林蛙兴趣,提高喂食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林蛙仿昆虫动态喂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壳,机壳顶面开有纵向的开口作为喂食口,喂食口一端部位设置有配合的加料机构,在喂食口下面的机壳中安装有可以旋转的转轴,与机壳实现间隙配合,转轴表面上从头到尾盘旋设置有隔离推动件,同时,在喂食口侧部设置有挡板,与颗粒饲料配合,转轴的一端是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壳端部上,并直接或者间接地与动力部分的电动机进行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的转轴的另一端是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壳另一端部上,在该端部下面设置有接料容器,这样便于接料和转轴的转动工作。
作为改进,所述的转轴是采用弹簧作为主体部分,表面套设有软性管而构成;或者是,转轴采用塑料软管做成,以便于生产制造。
作为改进,所述的隔离推动件采用金属丝条,呈现螺旋线布置,通过镶嵌固定在转轴的表面上,以便于生产制造。
作为改进,所述的挡板是卡接连接在喂食口侧部,便于组装生产。
非常有益的改进是,所述的机壳截面呈现大体相连接的整体的双筒形状,上面的空腔底部间隔地布置有连接孔与下面的空腔连通,转轴布置在上面的空腔中,而下面的空腔通过接管连接冲洗水泵或者气泵,这样既能收集掉下的颗粒饲料,又能保持清洁卫生,结构合理实用。
作为改进之一,所述的加料机构包括有加料斗,加料斗下部插接连接有插板,插板与电磁铁连接,电磁铁连接自动控制电路;或者是加料机构包括有加料斗,转轴上偏心轮与加料斗侧边的连杆下端抵触配合,而连杆上套置有使连杆保持向下趋势的弹簧,连杆上端铰接连接一杠杆,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操作杆,操作杆的下端设置有与加料斗出口配合的堵盖;甚至可以采用手动的加料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使颗粒饲料产生跳跃或者移动动作,模拟昆虫的跳跃或者移动动作,引起林蛙的注意力,提高喂食效率,同时,能防止环境污染,减少疾病发生,而结构简单实用,容易组装使用,使用方便,成本适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带转轴的机壳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机壳局部立体图;
图4为转轴立体图;
图5为带机壳的加料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带机壳的加料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楼冬子,未经楼冬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豆浆机
- 下一篇:高密度竖排式鲍鱼养殖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