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过滤袋的复合空气过滤材料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2200.0 | 申请日: | 2009-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509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受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受纯 |
主分类号: | B01D39/14 | 分类号: | B01D39/14;B01D46/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145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过滤 复合 空气 材料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空气过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过滤袋的复合空气过滤材料。
(二)背景技术
一般用于过滤袋的空气过滤材料功能单一,主要功能局限于过滤。空气中的微小粒子,带有大量的细菌,这些微小粒子有时含有淀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给细菌繁衍提供生存条件,过滤袋就变成一个污染源,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异味气体,给环境带来次生污染。
少量过滤袋的过滤材料内增加一层活性炭布,该活性炭布含碳量比较低,对过滤袋的阻力影响较大,且成本高。只采用单一的普通活性炭,普通活性炭对含苯环的有害气体去除率还可以,但对醛类、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去除率很差。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率和除臭效率高、过滤阻力低、容尘能力高的用于过滤袋的复合空气过滤材料。
所述的用于过滤袋的复合空气过滤材料,包括保护层、除臭层、过滤层,保护层和过滤层分别与除臭层的两侧面复合。
进一步,所述保护层与除臭层之间设有胶粘剂层。制备时,将胶粘剂施在保护层上,通过撒粉机将除臭层粉末均匀的撒在胶粘剂层上,胶粘剂可以是水溶性胶、热熔胶,胶粘剂上胶工艺采用喷撒、撒粉、转移等工艺。也可以将除臭层的粉体加入胶粘剂中,然后喷撒在保护层上。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与除臭层之间设有胶粘剂层。制备时,将胶粘剂施在过滤层上,然后与除臭层复合。也可以在保护层与除臭层复合的同时,将过滤层与除臭层一起复合,利用施在除臭层上的胶粘剂将过滤层复合在一起。除臭层与过滤层也可以不经胶粘剂粘合而直接叠加。
进一步,所述过滤层还复合有第一容尘层。本实用新型的容尘层主要承担过滤袋的容尘功能。
进一步,所述第一容尘层还复合有进一步用以提高容尘量的第二容尘层。第二容尘层与第一容尘层复合,可以提高过滤袋的容尘量,增加过滤袋的寿命。
进一步,所述保护层还复合有用以提高保护层强度的增强层。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层赋予复合过滤材料很好的强度,并保护除臭层的粉体不外露,该层材料透气性很好,对复合过滤材料的阻力影响较小。保护层通常选用透气性好的过滤材料或抗菌过滤材料。进一步,所述的保护层选用木浆纤维过滤纸、纺粘无纺布或水刺无纺布,保护层的材料克重为10~200g/m2。
本实用新型的除臭层主要承担除臭的功能,通过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化学反应等机理实现。进一步,所述的除臭层选自下述之一或二种以上材料的任意组合:活性炭、沸石、碳酸氢钠、铝镁硅酸盐、硅胶,除臭层的材料克重在10-300g/m2。
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层是主空气过滤层,承担过滤与除尘功能,过滤层通常选自过滤效率较高的过滤材料或抗菌过滤材料。进一步,所述的过滤层选自熔喷无纺布、木浆纤维过滤纸或SMS无纺布,过滤层的材料克重在10-100g/m2。
所述的容尘层通常选用高容尘过滤材料或抗菌过滤材料。进一步,所述的容尘层通常选用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木浆纤维过滤纸或熔喷无纺布,容尘层的材料克重在15-200g/m2。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空气过滤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较高的过滤效率和除臭效率
本复合材料利用除臭层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化学反应等机理除去有异味的气体,对含苯环的有机物除去率可以达到30%以上,对H2S的去除率可以达到50%,对氨气的除去率可以达到50%。
2、很低的过滤阻力
本复合过滤材料选用低阻的过滤材料复合制得的,该材料阻力非常低,与同等效率的其它过滤材料相比,阻力只有一般过滤材料的1/5-1/2。
3、较高的容尘能力
本复合材料选用多层过滤材料复合,形成多级过滤,这样大大提高了过滤材料的容尘能力,赋予过滤袋有很长的寿命。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所述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所述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所述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所述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6所述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7所述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8所述复合空气过滤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受纯,未经邓受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2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凝结水保压循环网
- 下一篇:散热、聚光一体式LED灯具后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