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码磁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1877.2 | 申请日: | 2009-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0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荣兴 |
主分类号: | E05B37/22 | 分类号: | E05B37/22;E05B15/00;E05B15/16;E05B47/02;E05B19/26 |
代理公司: | 红河州专利事务所 53102 | 代理人: | 朱跃平 |
地址: | 6611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码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密码磁锁。
背景技术现在社会上流行的锁有多种,机械或电子锁,普通锁,磁锁等。现有的磁锁制作复杂,为电磁锁,需要通电,配匙难,特别磁芯锁,磁化点类似,钥匙消磁现象严重,互开现象很多,交通工具及人力交通工具都难以使用,而且价格昂贵,使用范围狭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出一种无需加电、钥匙退磁小、动作严格按密码精确开关、无错开互开现象、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的永磁性密码磁锁,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密码磁锁,它有锁座、锁扣、锁芯和钥匙,其特征在于锁座为一方管状无磁性的腔体,锁座内装锁芯外装锁扣,所述锁芯由锁芯厚块、锁芯薄块和薄板弹簧组成,锁芯厚块和锁芯薄块间有滑动接触面,锁芯厚块和锁芯薄块上有一一对应的锁米孔,孔中有可以被磁化的长锁米、中锁米和短锁米,钥匙为板状方块,内开有与锁芯厚块上的锁米孔一一对应的磁柱孔,与锁芯厚块上装有长锁米的锁米孔对应的磁柱孔中装有永久磁铁,锁芯薄块的前端为锁舌,锁舌伸入锁扣卡槽中,锁芯薄块后端装有复位的薄板弹簧。
锁芯厚块和锁芯薄块上的锁米孔人字形排列或斜平行排列,使纵横孔错开。
锁芯薄块前端的锁舌下方设有一斜滑块,并由斜滑弹簧保持复位,斜滑弹簧装在斜滑块和锁舌间挖出的槽内。
锁座、锁芯厚块、锁芯薄块和钥匙基板的材料为非磁性材料。
长锁米、中锁米和短锁米由具有消磁性的磁性材料制成,三种锁米均为圆柱形,其端头是一大圆台,长锁米和中锁米上套有复位的锁米弹簧。
锁座内对应于锁芯薄块处有一承受锁舌拉力的、与锁芯薄块间具有滑动接触面的顶板。
锁座内对应于斜滑块处有一限定其滑动的斜滑块座。
钥匙表面有不透明的非磁性材料包裹或涂盖,锁座对应于锁芯厚块锁米孔阵的外表面上有供钥匙对置的凹槽。
锁米孔中装有1-2个防盗锁米,防盗锁米为圆柱形,其前端为锥形,锥顶连结着一圆板,防资锁米置于锁芯厚块的锁米孔中,锥头朝向锁芯薄块,防资锁米下方装有受弹簧力的短锁米,锁芯厚块上对应于防盗锁米锥头处有一垂直的弹针与之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锁扣、锁座的基本结构与一般机械锁类似。特点在于锁芯的结构。锁芯厚块和锁芯薄块上的锁米孔及孔中的不同锁米的不同排列组合就构成特定的开闭机关,与之对应的钥匙上磁铁柱不同的排列组合就构成一个个特定的密码。只有当设置在钥匙上磁铁排列组合与锁芯厚块上的锁米排列组合完全一致时,销着的锁米才会处于打开的状态,锁芯厚块和锁芯薄块之间才会相线滑动,只要有一处不一致,磁锁就无法打开。由于锁米成人字形排列,对应的密码数字非常大,一般很难破译,而钥匙外表是看不到内部结构的,形状可以多种多样,很难看出是钥匙,锁座对置钥匙的位置一般也不显眼,隐蔽性很强,外人难以识别,更增加了锁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无需加电、钥匙退磁小、动作严格按密码精确开关、无错开互开现象、结构合理、制造成本低、一匙管多锁、钥匙易配、适用广、节能,防盗性强,锁芯、锁米磨损小,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2是左视图。
图3是俯视图。
图4是锁芯立体图。
图5是长锁米主视图。
图6是中锁米主视图。
图7是短锁米主视图。
图8是防盗锁米主视图。
图9是锁芯内的长锁米常态结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10是锁芯内的长锁米受磁铁作用时的状态结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11是中锁米与短锁米在锁芯内组合时的常态结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12是中锁米与短锁米在锁芯内受磁铁作用时的结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13是防盗锁米与短锁米在锁芯内组合时的常态结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14是防盗锁米与短锁米在锁芯内受磁铁作用时结构主视图(局部剖视)。
图1-14中,各零部件的标号如下:
1-锁座;2-钥匙;3-薄板弹簧;4-锁芯厚块;5-锁芯薄块;6-顶板;7-锁扣;8-斜滑弹簧;9-斜滑块座;10-斜滑块;11-翻转槽;12-锁扣座;13-长锁米;14-中锁米;15-短锁米;16-防盗锁米;17-锁米弹簧;18-磁铁;19-弹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荣兴,未经吴荣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18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驱分质分压井用新型投捞器
- 下一篇:曲轴箱通风系统膜片式PCV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