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形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0986.2 | 申请日: | 2009-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08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炜;杨金明;陈继武;刘玉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炜 |
主分类号: | F23D11/00 | 分类号: | F23D11/00;F23D11/4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怡 |
地址: | 650000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燃料燃烧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720058897.9公开了一种“汽化燃烧器”,包括燃烧室外罩、底座、汽化部件和喷嘴,该汽化部件又包括燃料输入管、出气口和汽化管,其中汽化管的竖直的两端连通到燃料输入管,构成回流结构。出气口与喷嘴螺旋固定,喷嘴为顶端封闭的中空圆珠形,其侧面开有燃气喷射孔。汽化管的中部螺旋状部分位于喷嘴正上方使得燃料燃烧时散发的热量能加热汽化汽化管内部的液体燃料。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111275.3公开了“一种液体燃料燃烧器”,包括燃液箱、燃烧器总成、燃气控制阀、电子点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总成通过转换器总成与所述燃液箱相连接,所述燃烧器总成包括喷火盘、气化室、预热存液盘、气化膨胀室、传热板、热感保护器。上述燃烧器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专门用于液体燃料的环形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形燃烧器由内套(1)、外套(2)、导向环(3)和进料口(4)构成,内套(1)的外侧面刻有螺旋沟槽,底部开有针孔状出口,外套(2)与内套(1)焊接构成燃烧器侧壁,进料口(4)的一端伸进外套(2)外侧上方并与上述螺旋沟槽相连通,另一端与液体燃料存储器连通,导向环(3)焊接在上述燃烧器侧壁底端,导向口为内侧向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一个结构简单的燃烧器侧壁将液体燃料进行加热并气化,气化后的液体燃料从底端针孔状出口以较大的压力喷射而出,与空气进行很好的混合,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燃烧状态,使得燃烧能够完全、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套,2-外套,3-导向环,4-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并不由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的环形燃烧器由内套1、外套2、导向环3和进料口4构成,内套1的外侧面刻有螺旋沟槽,底部开有针孔状出口,外套2与内套1焊接构成燃烧器侧壁,内套1、外套2、导向环3和进料口4均通过焊联接成为一个整体,有结构强度高,加工方便,使用寿命长。由于内套1、外套2采用机加工方式完成,加工精度容易保证,内套1、外套2的壁厚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从而提高了燃烧器的安全性。
进料口4的一端伸进外套2外侧上方并与上述螺旋沟槽相连通,另一端与液体燃料存储器连通,使得液体燃料通过进料口4源源不断地进入螺旋沟槽,并从针孔状出口通过导向环3进入燃烧器内部空间中,并在此处进行燃烧。
工作原理:液体燃料通过进料口4,进入螺旋沟槽,液体燃料延螺旋沟槽运动至出口处喷出,形成燃气流,燃气流在导向环3的作用下改变方向,形成向上喷射的燃气流、并与空气混合燃烧。由于混合燃气是在环形套内开始燃烧,高温加热环形套,当常温燃料进入环形套内就会被迅速加热到汽化温度,燃料是以高温燃气的形式喷出、进入混合室与空气混合后开始燃烧。在起始燃烧时,由于整个处于常温状态,不会使液体燃料气化,但是液体燃料可以通过进料口4,进入螺旋沟槽,并延螺旋沟槽运动至出口处,流在导向环3中,此时,可以用明火点燃,待燃烧后,其热量就可加热燃烧器,回到上述状态。
燃料通过高温汽化后特别有利于燃烧,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燃料的利用率。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内套1与外套2所构成的燃烧器侧壁为圆锥环形,其它通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炜,未经黄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