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针注射器容药安瓿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10632.8 | 申请日: | 200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宋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华筑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5/303 | 分类号: | A61M5/30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器 安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无针注射器,特别涉及一种无针注射器容药安瓿。
背景技术
有针的药物注射是尽人皆知的传统的注射方式,其基本操作过程是以中空的锐器(针头)刺入人体相应的组织中,然后将药物通过针头送达该组织。这种方式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针头需要刺入相应的人体组织,刺入的过程是“切割式”的,对组织是一种较大的创伤;
●有针注射由于创伤、疼痛、出血等情况,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恐惧和压力,儿童尤甚;
●由于针头的刺入人体组织,增加了组织感染的机会,因此,有针注射对注射环境,尤其是对针头的无菌状态要求很高;
●医护人员在对高危传染病(艾滋病、乙肝等)患者注射时,接触患者内环境后,带毒的针头在拔出时有刺伤医护人员而造成医源性感染的可能;
●医护人员在对高危的传染病(艾滋病、乙肝等)患者注射后,带毒的针头作为医疗垃圾有很大的危害性,而焚烧等有效销毁方式成本很高。
无针注射技术与传统的注射技术最大的不同,就是注射时无需注射针刺入机体。现有无针注射技术是将药物存储在容器中,利用压力将药物从容器喷口高速喷出,在紧贴组织的情况下,药物在高压、高速下直接射入到组织的某一深度,完成药物注射过程。其主要特点就是不用针头刺入组织,不会对组织造成“切割式”创伤,完全克服了上述传统注射技术的不足。由于无针注射技术的关键在于容药安瓿上需能产生较强的注射压力,其结构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无针注射的使用效果和使用性能,所以,广大科技人员也在不断地对其结构进行探索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产生较大压强、压力均匀而且连接简单、使用方便的无针注射器容药安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无针注射器容药安瓿,包括容药部分、连接部分和注射部分,容药部分为相对封闭的圆柱形腔体,腔体前端的端面上设有注射孔,连接部分位于腔体后端,注射部分位于腔体中。腔体前端的端面中心设有向外突出的圆锥形凸台,注射孔位于凸台的中心。注射孔的形状为圆锥形。在靠近腔体前端的外表面上还设有连接吸液针头用的螺旋形接头。
所述连接部分包括圆盘形压片和连接螺纹,连接螺纹位于腔体后端,压片位于连接螺纹内侧的腔体表面。
所述注射部分包括推杆和连接在推杆前端的圆柱形活塞,活塞位于腔体中,活塞的圆周面上设有防漏凹槽.
所述活塞端面为圆弧形,腔体中注射孔的内端表面与圆弧形活塞端面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针注射器容药安瓿,通过在腔体前端端面上设置突出的圆锥形凸台,并使圆锥形注射孔位于凸台的中心,使注射过程中腔体前端压在体表时,圆锥形凸台可以更深入地埋在体表内,在腔体与体表间形成一个更深入、更密封的紧密接触作业环境,保证了注射孔中药液以直线聚集喷出后可以直接射入组织内,提高了注射的可靠性;同时,为提高喷射压力、增加药液喷射过程的通畅性,在注射孔后端表面还设有与活塞前端弧形表面相匹配的结构形状,以提高药液在推射过程中从不同方向向注射孔汇集的能力。而活塞圆周表面的防漏凹槽则提高了活塞后端的密封性,保证了推进器产生的推进压力可以全部传递到药液中。为简化与配套产品连接的方便性和可靠性,腔体的前端和后端还分别设有螺旋形接头和连接螺纹、压片。整个无针注射器容药安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注射性能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针注射器容药安瓿,包括容药部分、连接部分和注射部分。其中,容药部分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圆柱形腔体1,腔体1内用于存储注射用的药液。腔体1前端的端面中心设有向外突出的圆锥形凸台5,圆锥形注射孔10位于凸台5的中心轴线上,注射孔10的直径为0.1-0.2mm。圆锥形凸台5可以在注射时使注射孔10更完全地压在注射区表面,与注射区表面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接触环境,提高注射的可靠性。由于现阶段容药部分的腔体1在吸入药液时,还需要依靠针头进行药液瓶中提取,为方便使用,在靠近腔体1前端的外表面上还设有螺旋形接头4,接头4分为两部分,分别位于对应的腔体1外表面的两侧,其作为一个简易连接螺纹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华筑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普华筑金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