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机电机防盗专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10524.0 | 申请日: | 200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1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魏光明;钟成冬;盛小玲;买买提·肉孜;吴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41/00 | 分类号: | F16B41/00;F16B23/00;F16B37/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电机 防盗 专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采油抽油机,是一种抽油机电机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游梁式抽油机在油田广泛应用,电机是抽油机生产的动力来源。然而抽油机固定在野外,在油田生产中,电机被盗的事件经常发生,特别是边远探井抽油机电机被盗更是屡见不鲜,令油田生产管理者很是头疼,即使是加强巡检也无法杜绝电机的被盗的现象。将电机固定螺帽焊死固然可以,但是拆卸不便。而在其他油田中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大部分油田采取定时巡检,发生被盗事故后及时抢修,恢复采油生产。
电机被盗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某采油厂J131作业区仅2008年一年电机就被盗14次,造成的直接损失达四、五万余元,加上电机被盗致使抽油机无法运转耽误采油生产造成的间接损失可达十几万乃至几十万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油机电机防盗专用固定装置,采用异型螺帽和防护套,防止没有专用工具的情况下转动螺帽,能有效地防止电机被盗事件的发生,避免电机被盗后延误油井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抽油机电机防盗专用固定装置,主要由底帽、弯板、双头螺栓、垫片、防护筒和螺帽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双头螺栓的一端固定有弯板。弯板的展开形状是长方形,一端弯成直角形。在弯板有螺孔,能固定双头螺栓,在弯板下面的螺孔处焊接有一个底帽,底帽为圆柱状并有不通的中心孔,底帽将螺孔封死。
在双头螺栓的另一端套有垫片,在垫片的上平面有防护筒,在防护筒内并在双头螺栓上有螺帽。螺帽的上部外壁有纵向凹槽,即扳手槽。由于螺帽上部的扳手槽被防护筒保护起来,普通的扳手无法旋转螺帽。采用这种结构的电机固定装置,不容易被盗。
所述的螺帽为圆柱体形,在螺帽的外壁上有环形凸起;防护筒内有台阶,螺帽外壁的环形凸起压在防护筒的台阶上。
所述的螺帽的扳手槽有多种形式,采用相适应的工具才能插入扳手槽内旋动螺帽。螺帽的扳手槽可以是矩形、圆弧形或三角形。螺帽的扳手槽可以均布,也可以不等距分布。螺帽的扳手槽的数量为2~6个。螺帽的扳手槽的结构变化,没有相适应的专用工具无法旋动螺帽。抽油机电机就被固定后,只有用专用工具才能拆卸开螺帽取下电机,起到防盗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抽油机电机防盗专用固定装置,由于螺帽上部的扳手槽被防护筒保护起来,普通的扳手无法旋转螺帽。采用这种结构的电机固定装置,不容易被盗。防止没有专用工具的情况下转动螺帽,有效地防止电机被盗事件的发生,避免电机被盗后延误油井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抽油机电机防盗专用固定装置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a是螺帽6的剖面示意图。
图2b图2a的左视图。
图2c是图2a的A-A剖面图。
图中,1.底帽,2.弯板,3.双头螺栓,4.垫片,5.防护套,6.螺帽,7.扳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抽油机电机防盗专用固定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抽油机电机防盗专用固定装置,主要由底帽1、弯板2、双头螺栓3、垫片4、防护筒5和螺帽6组成。
双头螺栓3长度127毫米,两端有M12的螺纹。在双头螺栓3的一端固定有弯板2。弯板2的展开形状是长方形,一端弯成直角形。在弯板2有一个螺孔,固定双头螺栓3一端,在弯板2下面的螺孔处焊接有一个底帽1,底帽1为圆柱状并有不通的中心孔,中心孔直径15毫米,底帽1将螺孔封死。
在双头螺栓3的另一端套有一个带台阶的垫片4,在垫片4的上平面有一个防护筒5,在防护筒5内并在双头螺栓3上有一个异型的螺帽6。螺帽6为圆柱体形,螺帽6的上部外壁有纵向凹槽,即扳手槽7。在螺帽6的外壁上有环形凸起;防护筒5内有台阶,螺帽6外壁的环形凸起压在防护筒5的台阶上。
参阅图2b。所述的螺帽6的扳手槽7采用的是矩形,螺帽6的扳手槽7的数量为5个均布。
2009年初,在J131作业区的部分抽油机上试用,在安装后,截止目前未发现电机被盗事故的发生,避免了电机被盗后造成抽油机无法运转而耽误生产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0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高效节能环保煤炉
- 下一篇:螺杆压缩机的可编程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