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齿套管钻鞋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8735.0 | 申请日: | 2009-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08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峰;周东;于连杰;魏向辉;陈洪涛;田波;滕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4 | 分类号: | E21B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维宁 |
地址: | 30028***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套管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管钻鞋,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齿套管钻鞋。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钻井下入表层套管方式是,首先用钻杆带着钢制钻头将井眼钻成,然后起出钢制钻头,再下入表层套管。该作业方式增加了作业时间和钻井费用,劳动强度大,钻成的井眼易坍塌导致套管下不到井底。采用套管(取代传统的钻杆)带着可钻钻鞋向井下传递机械能和水力能,可钻钻鞋边切削地层边下套管,完钻后作钻柱用的套管留在井内作完井用,下一次钻井用的钻头将可钻钻鞋钻掉,套管配合可钻钻鞋将钻进和下套管合并成一个作业过程。为了克服使用钢制钻头钻表层存在的增加了作业时间、钻井费用高、劳动强度大或井眼出现坍塌导致下套管困难的不足,2008年1月30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1013260),包括套管接头、铝制冠芯,冠芯与套管接头固定连接,冠芯的前端部有轴向水利通道,冠芯前端有刀翼,刀翼垂直于冠芯端面,刀翼表面为圆弧型切削面,圆弧型切削面表面镶有柱状金刚石聚晶;刀翼下部和套管接头上部的外圆周表面有保径翼,保径翼的前端部固定安装有金刚石复合片,后端部固定安装有保径齿,该钻鞋能够节省建井时间、减少井下事故、降低钻机使用费用,但由于圆弧型切削面表面的柱状金刚石聚晶镶在铝质冠芯上,强度比较低,导致钻头切削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钻鞋的圆弧型切削面表面的柱状金刚石聚晶镶在铝质冠芯上,强度比较低,导致钻头切削能力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齿套管钻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齿套管钻鞋包括套管接头、铝制冠芯,冠芯与套管接头固定连接,冠芯的前端部有轴向水利通道,冠芯前端有刀翼,刀翼垂直于冠芯前端面,刀翼下部和套管接头上部的外圆周表面有保径翼,保径翼的前端部固定安装有金刚石复合片,后端部固定安装有保径齿,刀翼前端垂直于钻鞋轴线固定安装有复合切削齿。复合切削齿的托盘为圆形,托盘的一侧盘面固定镶装有硬质合金块,硬质合金块为矩形体;托盘由紧钉与刀翼固定连接,镶装有硬质合金块的一侧朝外;托盘、紧钉的材料均为铜质;每个刀翼上安装复合切削齿的数量为2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切削齿的强度,有利于实现钻鞋的高速钻进,减少钻井风险,降低钻机的作业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复合齿套管钻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硬质合金块,2.托盘,3.紧钉,4.柱状金刚石,5.刀翼,6.冠芯,7.金刚石复合片,8.水利通道,9.保径齿,10.保径翼,11.套管接头,12.复合切削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复合齿套管钻鞋,包括套管接头11、铝制的冠芯6,冠芯6与套管接头11固定连接,冠芯6的前端部有轴向水利通道8,冠芯6前端有刀翼5,刀翼5垂直于冠芯6前端面,刀翼5下部和套管接头11上部的外圆周表面有保径翼10,保径翼10的前端部固定安装有金刚石复合片7,后端部固定安装有保径齿9,刀翼5前端部垂直于钻鞋轴线固定安装有复合切削齿12。
复合切削齿12的托盘2为圆形,托盘2的一侧盘面固定镶装有硬质合金块1;硬质合金块1为矩形体。托盘2由紧钉3与刀翼5固定连接,镶装有硬质合金块1的一侧朝外。托盘2、紧钉3的材料均选用铜质材料,可以提高复合切削齿12的强度。
每个刀翼5上安装复合切削齿12的数量为2个以上,通常在每个刀翼5上安装复合切削齿12的数量为3个。每个刀翼5上的3个复合切削齿12外轮廓组成波浪状,有利于钻鞋在工作中实现高速钻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8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