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触式调光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8314.8 | 申请日: | 2009-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218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华道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H02H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郁军 |
地址: | 325603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触 调光 开关 | ||
1、一种轻触式调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表面的平板按键(4)、调光按钮(5)、跳闸按钮(6),安装在壳体内的调光器(17)、复位/跳闸装置(24)、调光控制电路(23),与墙壁内电源火线相连的电源输入端(9A)、与负载相连的电源输出端(9);
按压所述平板按键(4),所述复位/跳闸装置(24)复位,调光开关电源输入端(9A)通过调光控制电路(23)与电源输出端(9)实现电力连接,所述轻触式调光开关有电源输出;旋转、上下按压所述调光按钮(5),通过所述调光器(17)调节调光控制电路(23)的输出电压,改变被控照明灯的输出功率;
按压所述跳闸按钮(6),所述复位/跳闸装置(24)脱扣,所述调光开关电源输入端(9A)通过调光控制电路(23)与电源输出端(9)电力连接断开,切断调光开关的电源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触式调光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跳闸装置(24)位于所述平板按键(4)的下方;
该复位/跳闸装置(24)包括位于平板按键(4)下面的复位导向柱(4A)、套在复位导向柱(4A)上的复位弹簧(11)、“T”字形脱扣器(25)、锁扣(26)和锁扣弹簧(27);
所述“T”字形脱扣器(25)位于平板按键(4)的下方,与平板按键(4)联动;“T”字形脱扣器(25)左右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提臂,两个弹性金属片(18、19)分别位于“T”字形脱扣器(25)左右两侧提臂的上面,并可以随脱扣器(25)上下移动;
所述弹性金属片(19、18)的一端焊接在调光控制电路(23)上;另一端悬空位于电源输入金属片(21)、电源输出金属片(20)的下面,在其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动触点(19A、18A);
所述电源输入金属片(21)的一端焊接在调光控制电路(23)上,与所述电源输入端(9A)相连;另一端悬空位于弹性金属片(19)的上方,其端部设置有一个静触点(21A);
所述电源输出金属片(20)的一端焊接在调光控制电路(23)上,与电源输出端(9)相连;另一端悬空位于弹性金属片(18)的上方,其端部设置有一个静触点(20A);
在所述复位/跳闸装置处于脱扣状态时,所述电源输入金属片(21)、电源输出金属片(20)与弹性金属片(19、18)不接触,调光开关没有电源输出;在所述复位/跳闸装置复位时,所述电源输入金属片(21)、电源输出金属片(20)的静触点(21A、20A)与弹性金属片(19、18)上的动触点(19A、18A)接触,调光开关有电源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触式调光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扣器(25)的中间开有一个纵向的中央穿孔,位于所述平板按键(4)下面的套有复位弹簧(11)的复位导向柱(4A)可沿脱扣器(25)中间的中央穿孔上下移动;
所述复位导向柱(4A)靠近其底部处开有一凹陷的锁槽(4B),复位导向柱(4A)的底端为尖端状;在所述平板按键(4)未被按压时,复位导向柱(4A)的底端位于锁扣(26)的上面,并与锁扣(26)上的锁扣孔(26A)呈半错位状;
在所述脱扣器(25)的中部开有一个贯穿其前后的通孔,横穿脱扣器(25)中部通孔设有一可移动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所述锁扣(26),在所述锁扣(26)的顶面设有一个锁扣孔(26A);在所述脱扣器(25)的外侧壁与锁扣(26)内侧壁之间设有一个所述锁扣弹簧(27);
在所述平板按键(4)未被按下时,穿过所述脱扣器(25)中央穿孔的所述复位导向柱(4A)的底端与所述锁扣(26)顶面的锁扣孔(26A)呈半错位状;
按压所述平板按键(4),所述复位导向柱(4A)的底端穿过锁扣(26)顶面的锁扣孔(26A),锁扣(26)被推动,锁扣弹簧(27)被压缩;
释放所述平板按键(4),所述复位导向柱(4A)向上移动,复位导向柱(4A)靠近底端的锁槽(4B)卡在锁扣孔(26A)内,通过锁扣(26)带动脱扣器(25)向上移动,所述复位/跳闸装置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华道,未经黄华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83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载体卫星天线接收跟踪系统
- 下一篇:宽频λ/4单导体射频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