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式点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7553.1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253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朝晖;黄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旗数码技术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5/04 | 分类号: | G09B5/04;G06K7/1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式点读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读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感应式自动开关的感应式点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点读装置,如中国专利第02122633.4号,公开了一种制作图像指标的方式及应用图像指标的处理系统,是一种将传统的书面信息与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信息获取技术。该专利是在传统的纸张页面上印制微型编码,微型编码与印制于纸张上的文字或图形信息唯一对应,用于识别微型编码的点读装置读取并识别该微型编码,进而获取该微型编码所对应存储的信息,并可通过一外接设备播放。例如,用户使用点读装置点击印制于纸张上的文字或图形信息,例如“苹果”或苹果图案,即可获取关于苹果所代表的多媒体信息,并通外接设备播出。
所述点读装置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与外接装置连接,如果点读装置通过无线的方式与外接装置连接,则点读装置必须自带电源,这就要求点读装置能够尽可能的节约电能,然而现有的点读装置均通过用户按压按键来开、关点读装置,如果用户忘记按压开关按键或者暂时有事又不愿关闭点读装置,都会造成电能的浪费,缩短了点读装置的使用时间,给用户带来屡次充电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式点读装置,通过人手触摸感应式点读装置的手持部可以自动开启或人手离开自动关闭该感应式点读装置。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感应式点读装置,通过点击一载有与目标文件对应的微型编码的编码载体从网络服务器上获取目标文件,该点读装置包括光学识别装置、图像处理单元、控制器、无线发射模块及一感应开关,所述光学识别装置读取并获得微型编码的影像信息,图像处理单元将微型编码的影像信息处理生成编码信息,编码信息为唯一的数字代码,控制器将生成的编码信息或者控制指令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发送出去,所述感应开关位于感应式点读装置的手持部位,人手触摸该感应开关后感应式点读装置自动开启,人手离开后自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用户通过感应式点读装置点击文字或图形的相应位置处,即可连接网络服务器而获取该文字或图形所对应的目标文件,并可将目标文件播放输出。因此,本实用新型方便不同的用户使用,即使不操作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也可方便地获取网络的多媒体文件,增加网络信息获取的方式,提高网络信息获取的便捷性,简化通过计算机操作获取网络信息的操作,有利于使用推广,即使如老人和小孩,也可以简易地操作使用。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点读装置具有通过人手触摸自动感应开关的功能,可以节约电能,延长使用时间,减少因屡次充电而带来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点读装置、编码载体、网络信息获取装置、以及网络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载体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点读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网络信息获取装置以及网络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点读装置的感应开关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感应式点读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点读装置的具体结构、功效以及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阐述,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点读装置2、编码载体1、网络信息获取装置3以及网络服务器4的示意图,其中,所述编码载体1上印制有与文字或图案相互唯一对应的微型编码;所述感应式点读装置2用于识别所述微型编码并获得编码信息;所述网络信息获取装置3接收感应式点读装置2的编码信息进而连接网络获取多媒体文件;所述网络服务器4提供网络信息获取装置3所需要的多媒体文件等网络信息资源。用户通过使用感应式点读装置2点击编码载体1上的与微型编码相互唯一对应的文字或图案获取编码信息并将编码信息发送至网络信息获取装置3,网络信息获取装置3根据编码信息连接网络服务器4即可方便地即时获得网络多媒体文件并可通过网络信息获取装置3连接的外部输出设备,如扬声器300进行输出播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旗数码技术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华旗数码技术实验室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7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