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层测压气水分离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6946.0 | 申请日: | 2009-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187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宫耀;朱贵旺;尹建国;何正勇;胡孝保;赖永升;陈宿;梁家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曲 鹏 |
地址: | 232001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层 压气 水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层测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煤层测压气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瓦斯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矿井内要按照安全生产的规范预先对要开采的煤层进行瓦斯压力的检测。煤层瓦斯压力是指煤层孔隙中所含游离瓦斯呈现的压力,即瓦斯作用于孔隙壁的压力,是瓦斯从煤层中涌出的动力,也是煤层瓦斯含量多少的标志。瓦斯压力检测需要对要开采的煤层打检测孔,通过从检测孔中引出的测压管,直接用瓦斯压力表读出瓦斯压力值。准确测定瓦斯压力对矿井有效而合理的防治瓦斯灾害,预测预报瓦斯突出危险性,合理制订防突消突措施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根据长时间的测压实践及对所测瓦斯压力的数据分析发现,现有技术的煤层瓦斯测压技术所测得的瓦斯压力只是煤层中的压力,不能消除煤层中的承压水的压力对瓦斯压力的影响,使得所测得的压力不是煤层的真实瓦斯压力。而瓦斯压力测量的不精确可能导致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隐患,可能直接引起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和生产中断;也可能会使技术管理人员对今后的瓦斯突出预测或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产生一定的怀疑或缺乏信心,造成防突措施工作量大大增加,增添不必要的投资费用,影响安全生产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层测压气水分离装置,能够在煤层测压过程中把瓦斯气体及煤层中的承压水完全分离,彻底消除影响煤层瓦斯压力的水压因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煤层测压气水分离装置,包括相连通的瓦斯导管和瓦斯压力表,还包括三通阀、导管和水容器,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瓦斯导管相连通,第二端与所述瓦斯压力表相连通,第三端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水容器相连通。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管可以为高压软管,所述高压软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短接头与第一两通管和第二两通管相接,所述第一两通管与水容器相连通,所述第二两通管与三通阀相连通。所述三通阀通过四分闸阀分别与所述瓦斯导管和导管相连通。所述四分闸阀可以为高压球阀。所述水容器可以为高压密封钢管。所述水容器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水容器中的水进行释放和向所述瓦斯导管内注入惰性气体的放水闸阀。
本实用新型煤层测压气水分离装置通过安设分离煤层承压水的水容器等气水分离装置,能够准确知道测压钻孔内是否存在承压水,同时在存在承压水时,能够及时、有效和充分地把瓦斯气体与承压水分开,使得所测得的压力接近于煤层瓦斯压力,不受承压水的影响,从而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此装置还适应于上下行孔钻孔、穿层钻孔及本煤层瓦斯压力测定过程中的气水分离,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煤层测压气水分离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瓦斯导管; 2-瓦斯压力表;3-三通阀;
4-导管; 5-水容器; 6-短接头;
7-四分闸阀; 8-放水闸阀; 9-岩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煤层测压气水分离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煤层瓦斯压力测定的原理为,在煤层瓦斯测压时,需要向煤层打一钻孔即检测孔,深入煤层内,通过钻孔在煤层内布置一根瓦斯导管1与外界沟通,连上瓦斯压力表2,封闭钻孔与外界的联系,从瓦斯压力表2直接读出煤层中的瓦斯压力值。本实施例煤层测压气水分离装置包括瓦斯导管1、瓦斯压力表2、三通阀3、导管4和水容器5。其中,瓦斯导管1从岩壁9中的煤层的钻孔内引出,在与瓦斯压力表2相连通之前,瓦斯导管1接设有一个三通阀3,该三通阀3的第一端与瓦斯导管1相连通,第二端与瓦斯压力表2相连通,第三端通过导管4与水容器5相连通,该水容器5是作为钻孔内分流出来的水的容器。这样,在煤层的钻孔内存在承压水时,该承压水就可以顺着导管4流到水容器5中,从而可以将瓦斯气体与煤层中的承压水分离,消除煤层中的水压对瓦斯压力的影响,测得准确真实的瓦斯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9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