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包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6917.4 | 申请日: | 200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917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长林 |
主分类号: | A45C3/00 | 分类号: | A45C3/00;A45C3/04;A45C13/02;A45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024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包。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有用于购物的塑料包,由于污染环境,造成了白色垃圾,已开始限制使用。也有用于购物的布包,但这种布包容易丢失,携带不便,用后不便于折叠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新颖,携带方便的多功能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包,包括包体,在包体的周边设有拉链,所述包体的一个端部设有指套,在包体的外表面连接有卸包拉环,在包体的另一端设有碗扣,该碗扣上设有用于分开或合上的尼龙搭扣,在包体内部的端部连接有内包,在包体的外表面设有夹层包。
其中,所述内包为能够折叠放入包体内的软布包,该软布包通过其提带与包体内部的端部连接。
其中,所述内包为用于放置手机的皮包,该皮包通过其端部的松紧带与包体内部的端部连接。
其中,所述软布包的外表面设有外兜。
其中,所述皮包的一面为皮层,另一面为透明塑料层,该透明塑料层缝制在皮层上。
其中,所述提带上设有软管。
所述包体、软布包采用纯棉布或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材料。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携带时,可将手指插入指套,使包体与手相连;需要打开时,拉开拉链,取出内包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不易丢失,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包体;2、拉链;3、卸包拉环;4、指套;5、碗扣;6、皮包;7、提带;8、软管;9、软布包;10、松紧带;11、外兜;12、尼龙搭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包,由包体1、在包体周边的拉链2、卸包拉环3、指套4、碗扣5、软布包9组成,其中,卸包拉环3连接在包体1的外表面,指套4连接在包体1的端部;碗扣5由两根布带组成,该两根布带连接在包体1的另一端,该两根布带上设有用于分开或合上的尼龙搭扣12;软布包9通过其一根提带7与包体1内部的端部连接,软布包9的另一根提带7上设有软管8,在软布包9的的外表面设有外兜11;在包体1的外表面还设有放置IC卡的夹层包。
实施例2,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包,由包体1、在包体1周边的拉链2、卸包拉环3、指套4、碗扣5、皮包6组成,其中,卸包拉环3连接在包体1的外表面,指套4连接在包体1的端部;碗扣5由两根布带组成,该两根布带连接在包体1的另一端,该两根布带上设有用于分开或合上的尼龙搭扣12;所述皮包6用于放置手机,其一面为皮层,另一面为透明塑料层,该透明塑料层缝制在皮层上,皮包6通过其端部的松紧带10与包体1内部的端部连接;在包体1的外表面还设有放置IC卡的夹层包。
本实用新型的包体采用装饰布为宜;包体1各部件之间通过机器缝合而成,包体1通过拉链将折叠软不包9锁在里面;卸包拉环3便于不用包时拉此环卸包;包体1上的四个指套4用于手指插入,扣紧碗扣5就可以把包固定在手上;提带7一边连接包体1内,一边套有软管8,软管8的作用是提重物时不卡手。用于购物的软布包9采用尼龙绸。使用时,将四个手指插入指套4,将碗扣5扣在手腕上,拉开拉链2,拿出折叠软不包9,抓紧软管8,不用时松开碗扣5,向下拉卸包拉环3取下包体1,把折叠软布包9折叠好放入包体1内拉紧拉链2,以备再用。当折叠软布包9换成装手机的皮包6时,只要拉开拉链2,装手机的皮包随着与包体1连接的松紧带,从手背翻转到手掌上,可迅速地接打电话,使用极为方便,又不易丢失。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长林,未经王长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9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花防风透气型复合面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挡风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