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质监测仪用一体结构的计量混合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6801.0 | 申请日: | 200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8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科仪电力仪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乐慧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质 监测 一体 结构 计量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环保监测技术领域中的一种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水质在线监测的一体结构的计量混合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保护监测中的水质在线监测工作,首先是对被测水进行采样,获取一定容量的被测水,通常的方法是将被测水在计量杯中通过时间控制进性定容,定容后的被测水样经过计量阀进入混合杯,进而通过程序控制,将检测试剂分别定量定时地注入混合杯,依次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完成后的显色液通过混合阀进入光度计(也叫光电复合监测器),供光学系统测量,以便测得被测水样的各项参数。因此,传统的在线水质监测过程中采用计量杯与混合杯两个独立的装置,被测水的定容与同检测试剂的化学反应分别是在计量杯与混合杯中完成,两个独立的装置是通过粘结的方法连接在一起,因此,计量杯与混合杯体积较大,占用更多的空间,且采用粘结的方法会增加成本,同时由于两个装置采用粘结结合,容易造成渗漏。再者,由于传统的计量杯内的被测样水是通过时间定容的,此种方法受温度和流速等方面的限制,定容精确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液位控制来定容、且定容与化学反应均在同一装置中完成的结构简单的水质监测仪用一体结构的计量混合杯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质监测仪用一体结构的计量混合杯装置用于连接被测样水、检测试剂供应装置及光度计,该计量混合杯装置包含有计量混合杯体,计量阀,混合阀及气泵搅拌装置,其中:计量混合杯体中部形成有底端封闭、另一端向上开口的存水腔,存水腔顶部与被测样水、检测试剂供应装置连通,底部与光度计连通,计量混合杯体的侧壁内形成有溢流孔,该溢流孔顶端与存水腔顶端相连通;计量阀具有计量阀入口管及用于排出多余被测样水的计量阀出口管,计量阀入口管与存水腔连通;混合阀具有混合阀入口管及与所述光度计连通的混合阀出口管,混合阀入口管与存水腔底部连通;气泵搅拌装置通过气体管道与搅拌气体入口相连,搅拌气体入口开口于存水腔底部。
水质监测仪用一体结构的计量混合杯装置还包括有盖体,盖体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各种进液管的样水入孔和试剂入孔。
存水腔上部开设有与样水入孔相对应的样水入口槽。
计量阀出口管位于计量阀入口管下方,计量阀出口管平行于计量阀入口管,且计量阀出口管与溢流孔通过导管连通;混合阀出口管位于混合阀入口管下方,混合阀出口管平行于混合阀入口管,且溢流孔底端与混合阀出口管的出口处分别连通用于安装管接头、并形成于计量混合杯体底部的螺纹孔。
存水腔为圆筒状,搅拌气体入口沿着存水腔底部的切线方向开孔。
样水入孔和试剂入孔均为两个,两个样水入孔位于两个试剂入孔外侧,且样水入孔和试剂入孔在盖体上的分布呈直线排列。
盖体与计量混合杯体的材质为有机玻璃。
本实用新型的水质监测仪用一体结构的计量混合杯装置结构简单结紧凑,制造方便且无渗漏,可以使被测样水的计量与充分混合两种功能在同一装置中实现,借由本实用新型的水质监测仪用一体结构的计量混合杯装置,可以达到精确定容,且能够使被测样水与检测试剂充分混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质监测仪用一体结构的计量混合杯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质监测仪用一体结构的计量混合杯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达到的效果作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质监测仪用一体结构的计量混合杯装置用于连接被测样水、检测试剂供应装置及光度计(也叫光电复合监测器),计量混合杯装置包括有盖体1,计量混合杯体2,计量阀3,混合阀4与气泵搅拌装置5。
盖体1的材质为有机玻璃,其截面呈方形,盖体1的端面两个对角处各设有一个贯穿盖体的螺纹孔,盖体1的中部形成有两个贯穿盖体1、且内径一致的试剂入孔11,两个试剂入孔11外侧各形成有一个贯穿盖体1、且内径一致的样水入孔12,且样水入孔12的内径大于试剂入孔11的内径,两个试剂入孔11与两个样水入孔12用于固定各种进液管,且四个开孔在盖体1上的分布呈直线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科仪电力仪表研究所,未经北京华科仪电力仪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