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路型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6705.6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337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樊京生;王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清畅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短路 接地 故障 指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线路的故障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迅速确定故障线段、分支及故障点的线路型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器。
背景技术
中国的6-35KV供电系统均按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方式运行,这一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最常见的故障是单相接地故障和相间短路故障。当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如果没有在线的检测装置,就只能采取分段合闸查找故障区段和盲目巡线的落后作法,对于人力、财力都是极大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线路型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器,既可以检测单相接地故障又可以检测相间短路故障,适用于35KV及以下的架空线路、电力电缆线路和开关柜母排,当线路发生故障时,便通过发光、翻牌等方式来指示配电线路故障的路径,给巡线人员指明故障所在的出线、分支和区段,避免盲目巡线,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判断依据在于:
1.单相接地故障:系统电压突变下降、五次谐波电流突变,并且连续接地时间符合设定值;
2.相间短路故障:故障电流突变持续时间符合设定值,同时电流突变后系统电压为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表述为:一种线路型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器,由感应装置、逻辑判断及控制电路板、显示装置和导线夹持装置组成;感应装置测量配电线路中磁场、电场的变化情况并向逻辑判断及控制电路板输出信号,逻辑判断及控制电路板将该信号分析处理后向显示装置输出相应的显示信号,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装置是一个磁闭合回路,由置于外壳内的感应线圈、穿轴立柱、支撑立柱和弯件组成,所述穿轴立柱和支撑立柱对称的设置于主体上,所述感应线圈固定于穿轴立柱和支撑立柱之间,所述弯件的一端铰接于穿轴立柱的上端,另一端搭接于支撑立柱的上端。
逻辑判断及控制电路板由微处理器、采集信号模块、复位模块和驱动模块组成;所述采集信号模块接收感应装置发出的信号,复位模块用于将显示装置的显示体或指示灯恢复到配电线路正常时的显示状态,所述微处理器接收采集信号模块或复位模块发出的信号并向驱动模块发出指令;所述驱动模块与显示装置相连并向其发送信号。
显示装置有两种显示方式:翻牌方式和发光方式,可单独或同时使用;发光方式是指当发生线路接地或短路故障时装置于故障指示器底部的指示灯变红闪烁,同时还可根据相色采用不同颜色光源指示,所述指示灯与逻辑判断及控制电路板的驱动模块相连;翻牌方式是指当发生线路接地或短路故障时显示体产生旋转,具体来说是由置于外壳内的主体、底座、显示体、磁环、轴和动作线圈组成;所述轴依次穿过显示体和磁环,上端限定于主体的下底面,下端限定于底座的凹槽中;所述动作线圈置于主体的凹槽内,其倒U形金属弯件插于主体上,当发生线路接地或短路故障时,逻辑判断及控制电路板向动作线圈充磁,动作线圈吸引磁环带动显示体发生旋转。为便于检测人员观察,在所述底座的圆筒上等分的开有三个缺口,相应的在所述显示体的圆筒外表面等分的涂有三块白色区域和三块红色区域,通过底座与显示体的配合,在线路正常时则显示为全白,线路发生故障时显示为红白相间。
为了将故障检测器稳固的装置在配电线路上,导线夹持装置由卡簧和V形块组成;所述卡簧的一端铰接于穿轴立柱的上端,所述V形块固定于穿轴立柱和支撑立柱之间,其表面为粗糙面,配电线路经由卡簧和V形块之间穿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
1.自动复位:短路性质的故障,在恢复供电后,按用户要求时间复位;接地性质的故障,在线投运时间合计值达到设定值时复位。
2.抑制涌流:杜绝合闸励磁涌流误动现象。
3.在线运行:直接安装在电力线上,可长期户外运行。
4.带电装卸:应用专用工具可带电安装和摘卸。
5.显示方式:翻牌指示、翻牌+闪光指示、翻牌+闪光指示+区分相色指示,360度范围均可观察。
6.夜视明显:采用反光材料、红色光源闪烁指示,便于夜间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线路型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线路型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器逻辑判断及控制电路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线路型短路及接地故障指示器的应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清畅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清畅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