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浓缩机布料桶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4573.3 | 申请日: | 2009-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7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浓缩 布料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悬浮液的浓缩净化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浓缩机布料桶,适应于矿业、环保、煤炭等领域内悬浮液的浓缩净化应用
背景技术:现有浓缩机存在布料桶较短,插入水中较浅,悬浮液进入浓缩机后,固体颗粒与浓缩机底部距离较远,在向下沉降的过程中就会有一部分颗粒被向上流动水流带人澄清区,破坏清水层;另外当浓缩机沉淀层较厚时,由于布料桶底部无缓冲装置,沉淀层会因高速入料的悬浮液直接冲击而遭到破坏,有时还会翻起高浓度的悬浮液水。最终导致悬浮液不易沉淀,溢流浓度高,同时底流浓缩效果差,底流浓度偏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的一种可使结合有关水流动力学原理及实际情况,通过对布料方式的改进,达到降低浓缩机溢流浓度和提高底流浓度的新型浓缩机布料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新型浓缩机布料桶是在普通浓缩机布料桶(1)下连接一个阻流折射板(2),其特征在于阻流折射板(2)的设置为圆锥形,并与浓缩机布料桶(1)的底部相匹配,阻流折射板(2)水平向下成10-50°的角度、同时以旋转流的形式缓慢流入浓缩池,布料桶及阻流折射板插入深度是在离溢流液池(4)液面的1.0-2.5m之间选择。阻流折射板由中间掏空的两块圆锥形钢板或若干个带弧度的隔板(3)组成,看起来象平放的叶轮,上锥板孔大为进料端,下锥板孔小与浓缩机中心钢筋混泥土支柱严密配合,以致于悬浮液不从下部漏掉。当悬浮液以一定的速度进入布料桶后在阻流折射板锥板的折射下速度变缓,然后从隔板形成的弧形通道成旋转方向缓慢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浓缩机布料桶与普通布料桶相比,有三优点,一是布料桶底部离浓缩池底近,当悬浮液由布料桶底部流出,缩短了固体颗粒沉降至池底的距离,增加了颗粒上浮进入溢流的阻力,从而使大部分颗粒进入池底有助于固体颗粒沉降,提高了沉降效果;二是悬浮液从布料桶阻流折射板成旋转流流出,增加了固体颗粒在浓缩机中心部位流动的行程,从而延长沉降时间,提高沉降效果;三是阻流折射板水平向下倾斜10-50°的角度既保证已沉淀颗粒层不被破坏,又延长了固体颗粒到浓缩机溢流口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浓缩机布料桶,具有浓缩机溢流、底流浓度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溢流浓度一般不超过5g/l,底流浓度得到了提高,较普通浓缩机提高20-30%。而且还可以降低絮凝剂的使用量,平均降低40%左右,提高了浓缩机处理能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新型浓缩机布料桶结构图
附图2为新型浓缩机布料桶阻流折射板平面结构图
附图3为新型浓缩机布料桶阻流折射板剖面结构图
图中:1.浓缩机布料桶,2.阻流折射板,3.带弧度的隔板,4.溢流液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所示的新型浓缩机布料桶是在普通浓缩机布料桶(1)下连接一个圆锥形阻流折射板(2);附图2为新型浓缩机布料桶阻流折射板平面多个带弧度的隔板(3),附图3为新型浓缩机布料桶阻流折射板(2)的设置为圆锥形,并与浓缩机布料桶(1)的底部的匹配,阻流折射板水平向下成10-50°的角度、同时以旋转流的形式缓慢流入浓缩池,布料桶及阻流折射板插入深度是在离溢流液池(4)液面的1.0-2.5m之间选择。阻流折射板由中间掏空的两块圆锥形钢板或若干个带弧度的隔板(3)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未经黄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45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隔热窗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子感温式电饭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