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凝土路面传力杆钢筋压入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423.0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8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温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鹿泉市地方公路管理站 |
主分类号: | E01C23/04 | 分类号: | E01C23/04;E01C11/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海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树勋 |
地址: | 0502***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路面 传力杆 钢筋 压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人工浇筑混凝土时,将传力杆钢筋能够准确压入混凝土下规定深度范围的机械,特别是一种混凝土路面传力杆钢筋压入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人工浇筑混凝土路面时,传力杆钢筋大多采用人工挖坑插入钢筋法来布设传力杆钢筋。这种方法弊端是,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人工埋设传力杆会因后一根钢筋的埋设而引起前一根埋设位置的移动,造成传力杆钢筋在深度和间距以及埋设方向上的不准确,传力杆钢筋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和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且这种施工方法速度特别慢,保证不了施工质量,因而该方法在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上还有再提高的余地。CN2041696U公开了一种传力杆定位器,它包括一个矩形定位架以及固定在定位器上的平面连杆机构,操纵该机构中的手柄,使连杆机构带动活动卡爪,实现传力杆的卡紧和松开。CN2433291Y公开了一种水泥路面传力杆布设机,由布设梁、端部支架、行走机构、导向装置、升降机构和电器控制等组成。CN1782235A公开了一种钢筋植入机,它包括由梁架系统构成的整机,整机上安装有液压执行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部分。CN200981969Y公开了一种钢筋植入机的振动搓平梁装置,它包括安装在钢筋植入机后部的振动搓平梁,所述振动搓平梁上设置液压马达组成的振动搓平装置,该装置与吊杆装置的一端连接,吊杆装置另一端与连接主梁连接。这些技术对于如何将传力杆钢筋能够准确压入混凝土下规定深度范围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路面传力杆钢筋压入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该传力杆钢筋压入机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将传力杆钢筋能够准确压入混凝土下规定深度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而且该传力杆钢筋压入机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混凝土路面传力杆钢筋压入机(或者说是传力杆布设机、传力杆钢筋就位机、传力杆钢筋植入机),具有偏心振动电机,其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传力杆钢筋压入机还具有横梁、两根立杆、两个卡圈、扶手(或者说是把手、提手),上述扶手固定安装在偏心振动电机的上方,偏心振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横梁的中部,横梁的下方左右两侧固定连接上述两根立杆,两根立杆上各固定连接上述一个卡圈,这两个卡圈分别从两根立杆的前面伸出,两个卡圈的下端均带有工作时将传力杆钢筋限位的缺口,该缺口的壁呈圆弧面形,上述卡圈在立杆上的固定位置到该立杆的底端距离应与传力杆钢筋的需埋设深度相等。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两个卡圈的缺口,其壁的圆弧面所在圆的直径最好均等于传力杆钢筋的直径(即它们的直径相当)。
本实用新型在混凝土浇筑现场工作时,在摊铺好的混凝土路面上将传力杆钢筋摆好位置,然后将该传力杆钢筋压入机放置在第一根传力杆钢筋位置,使两个卡圈的缺口正好在垂直方向上对准传力杆钢筋,开动偏心振动电机,两根立杆在偏心振动电机的作用下垂直插入混凝土中,当两根立杆插入到一定深度后,两个卡圈的缺口则正好卡在传力杆钢筋上,此时两根立杆与传力杆钢筋一起向下插入混凝土中,立杆的底端达到基层顶面时,传力杆钢筋与两根立杆不再向下移动,此时传力杆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深度正好为传力杆钢筋在混凝土中需埋设的深度。这样,该传力杆钢筋压入机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将传力杆钢筋能够准确压入混凝土下规定深度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而且该传力杆钢筋压入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偏心振动电机1、横梁2、两根立杆3、两个卡圈4、扶手5(或者说是把手、提手)。上述扶手5固定安装在偏心振动电机1的上方。偏心振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横梁2的中部,具体安装结构是,偏心振动电机的底座通过(与横梁固定连接的)钢垫条及螺栓与横梁的中部固定连接。横梁2的下方左右两侧(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上述两根立杆3。两根立杆3上(通过焊接方式)各固定连接上述一个卡圈4,这两个卡圈4分别从两根立杆3的前面伸出,两个卡圈4的下端均带有工作时将传力杆钢筋限位(定位)的缺口,该缺口的壁呈圆弧面形,上述卡圈4在立杆3上的固定位置(即卡圈的缺口所在的位置)到该立杆的底端距离应与传力杆钢筋的需埋设深度相等(一致)。上述的两个卡圈4的缺口,其壁的圆弧面所在圆的直径均等于传力杆钢筋的直径(即它们的直径相当)。当然,两个卡圈4的缺口,其壁的圆弧面所在圆的直径也可以均大于传力杆钢筋的直径。上述横梁2与立杆3均采用钢筋(焊接而成),以承受来自偏心振动电机在垂直方向上的压力作用。上述立杆3的高度应由操作人员通过实际操作来调整其高度。立杆3垂直插入混凝土中的动力靠偏心振动电机的作用来实现。在发动偏心振动电机前,两个卡圈4的缺口位置正好与传力杆钢筋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鹿泉市地方公路管理站,未经鹿泉市地方公路管理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