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炼焦炉炉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384.4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006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卢渊明;卢渊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渊明 |
主分类号: | C10B25/02 | 分类号: | C10B25/02;C10B25/16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 |
地址: | 030009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炼焦炉 炉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炼焦炉,具体为一种炼焦炉炉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炼焦炉炉门的密封是通过炼焦炉炉门铁槽边沿的刀边与炼焦炉炉框接触而实现密封的,但由于刀身和刀刃的厚度较薄,在高温下长时间使用,刀刃强度变低,很容易出现卷边现象,而且在对刀边附近的炉框表面上的焦油进行清理时,很容易将刀刃碰伤,导致刀边和炉框的适配面不平,炭化室内的荒煤气通过刀边与炉框的缝隙处外漏,不仅给大气造成污染,同时减少了化学产品的回收,特别是在炭化室装煤期间,如不能及时封堵缝隙处,炉门就会产生冒烟冒火的现象,当经过人工弥补后,由于炭化室压力不均,长时间使用也会导致刀边再次与炉框出现间隙,不仅进一步的污染了工作环境,而且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炼焦炉炉门的刀边和炉框的适配面易产生间隙而导致污染环境和增加劳动强度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密封效果较好的炼焦炉炉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炼焦炉炉门,包括环状的刀边和位于炉门砖四周的炉框,刀边上套有刀边护套,刀边护套的前端面(刀边护套与炉框的接触面)上开有两环状的凹槽,每个凹槽内放置有等径的钢丝。刀边护套上放置了两根等径的圆钢丝,不仅起到了双重密封的作用,而且解决了原来刀边与炉框之间由于刀边厚度较薄易产生间隙的问题,同时具有成本低,拆换、维修方便等优点。
刀边护套内侧的后端设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板,连接板上固定有穿过连接板的连接管,连接管的内端连接有与连接管相通且垂直的环状排气管,排气管的圆柱面上开有出气孔。工作时,连接管的外端在炭化室装煤初期通入蒸气,到结焦中后期通不可燃废气,废气通过连接管进入排气管进而通过排气管上的出气孔进入炼焦炉刀边护套与炉框围成的空间内,当该空间内的压力大于等于炭化室内的压力时,炭化室内产生的荒煤气和焦油从炼焦炉的炉门处外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刀边护套的内、外侧壁上均通过弹性板固定有高于钢丝上端面1-2mm的钢圈。通过此种结构设计可进一步的增加炼焦炉刀边护套和炉框之间的密封性。
位于上下两侧的连接板的内侧端部通过弹性板固定有与炉框表面密封配合的耐磨圈,耐磨圈是由不锈钢网卷起并在其内包有石棉组成的,通过石棉密封可增强密封的效果,同时通过不锈钢网保证了石棉的耐磨性。
刀边护套内壁上通过弹性板固定有与钢圈等高的耐磨圈,起到了多层密封的作用。
位于左右两侧的连接板的内侧端部延伸出一块与炉门砖四周前部密封配合的隔板,隔板与炉门砖四周围成的空间内放置有石棉,这样即可减少炭化室内燃烧后的产物进入隔板与炉门砖围成的空间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炼焦炉炉门的刀边护套和炉框之间设计多层密封结构保证了刀边护套和炉框的密封性,而且还可通过在连接管内通入废气产生高压防止炭化室内产生的荒煤气和焦油进入刀边护套与炉框所围成的空间内,进而从刀边护套与炉框的适配面渗出,同时还具有成本低,拆换、维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刀边,2-刀边护套,3-钢丝,4-连接板,5-连接管,6-排气管,7-隔板,8-钢圈,9、11-耐磨圈,10-炉框。
具体实施方式
炼焦炉炉门,包括环状的刀边1和位于炉门砖四周的炉框10,刀边1上套有刀边护套2,刀边护套2的前端面上开有两环状的凹槽,每个凹槽内放置有等径的钢丝3。刀边护套2内侧的后端设有向内延伸的连接板4,连接板4上固定有穿过连接板4的连接管5,连接管5的内端连接有与连接管5相通且垂直的环状排气管6,排气管6的圆柱面上开有出气孔;刀边护套2的内、外侧壁上均通过弹性板固定有高于钢丝3上端面1-2mm的钢圈8;位于上下两侧的连接板4的内侧端部通过弹性板固定有与炉框10表面密封配合的耐磨圈9,耐磨圈9是由不锈钢网卷起并在其内包有石棉组成的;刀边护套2内壁上通过弹性板固定有与钢圈8等高的耐磨圈11;位于左右两侧的连接板4的内侧端部延伸出一块与炉门砖四周前部密封配合的隔板7,隔板7与炉门砖四周围成的空间内放置有石棉。具体实施过程中,耐磨圈11和耐磨圈9是用同种材料制成的,连接管5上套有内部空心的螺栓,通过在螺栓上拧入螺母将连接管5固定在连接板4上,连接管5和排气管6可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弹性板选择韧性较高的金属板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渊明,未经卢渊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3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封式前置汽动副变速箱总成
- 下一篇:变压器以及背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