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料沟卸料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0556.2 | 申请日: | 200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8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梁晓政;徐春宏;马君;赵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北方通用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34 | 分类号: | B65G65/34;B65G65/4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15005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卸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料机。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直径20米以上的筒仓、球形仓、圆形料场和矩形料场的卸料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方式:一、通过圆形堆取料机的刮板取料设备,将圆形料场内自然堆积的料堆表面料层刮到中心出料口卸出;二、通过矩形或三角形堆取料机的刮板取料设备,将矩形料场内自然堆积的料堆表面料层卸到侧面的皮带输送机上;三、通过点阵布置的地下料斗和斗口下的卸料设备卸料;四、通过同心环状缝隙采用环式给料机卸料。对于直径大于60米或容量大于40000立方米的料仓多采用第一种方式。对于大型条状料场多采用第二种方式。第三、四种卸料方式一般用于筒仓卸料。
结合现实使用情况,针对上述四种卸料方式,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和二种卸料方式空间利用率低,料场占地面积大,物料取自料堆的表面,无法做到“先进先出”,运行操作不当易形成局部物料长期堆存;第三种卸料方式为点状取料,筒仓下土建结构复杂,不利于物料的流动,易形成堵料;第四种卸料方式用于环缝筒仓,其卸料结构复杂,筒仓结构和卸料设备造价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料沟卸料机,以解决现有卸料方式空间利用率低、料场占地面积大、物料无法做到“先进先出”、易形成局部物料长期堆存、不利于物料的流动、易形成堵料卸料、卸料结构复杂、筒仓结构和卸料设备造价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卸料机包括两个行走机构、机架、卸料驱动机构和主轴;所述卸料机还包括卸料轮、两个行走轮、三角锥壳体、两个轨道和固定板,所述三角锥壳体通过固定板装在料仓底部设置的料沟内,所述卸料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主轴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的输出端与卸料轮传动连接,所述主轴的中间部分装在机架内,所述机架的两侧各装有一个行走机构,每个行走机构的输出端与相对应的行走轮传动连接,两个行走轮与两个轨道一一对应,每个行走轮设置在轨道上,两个轨道均装在三角锥壳体内部的侧壁上,所述卸料轮设置在料仓出口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保证物料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卸料、避免料沟内存在卸料死角、设备安全可靠、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料沟卸料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料仓中安装多个卸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点放大图(将本实用新型装在料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卸料机包括两个行走机构1、机架2、卸料驱动机构4和主轴10;所述卸料机还包括卸料轮3、两个行走轮5、三角锥壳体6、两个轨道7和固定板9,所述三角锥壳体6通过固定板9装在料仓底部设置的料沟8内,所述卸料驱动机构4的输出端与主轴10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主轴10的输出端与卸料轮3传动连接,所述主轴10的中间部分装在机架2内,所述机架2的两侧各装有一个行走机构1,每个行走机构1的输出端与相对应的行走轮5传动连接,两个行走轮5与两个轨道7一一对应,每个行走轮5设置在轨道7上,两个轨道7均装在三角锥壳体6内部的侧壁上,所述卸料轮3设置在料仓出口11的上部。所述卸料驱动机构4为减速电机MR2E280-DV160M4。所述行走机构1为减速电机K87-DV100M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北方通用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北方通用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05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氨法脱硫塔
- 下一篇:无油螺杆空压机控制噪音的隔声罩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