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省汞装置的静汞电极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0522.3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4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榕;张波;王鲁生;吴国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榕 |
主分类号: | G01N27/34 | 分类号: | G01N27/34;G01N27/48 |
代理公司: | 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23207 | 代理人: | 叶仲刚 |
地址: | 161000 黑龙江省齐***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装置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省汞装置的静汞电极,该电极主要应用于电化学的极谱分析。
技术领域:
极谱分析法是电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目前大部分电化学类微量元素分析仪器都采用传统的滴汞电极的极谱分析方法,该方法是以滴汞电极为工作电极,由贮汞瓶连接塑料管,塑料管下端连接一个毛细玻璃管。贮汞瓶悬起时,汞借助于重力作用,从毛细玻璃管下端流出。这种电极的缺点是在测量时需要将汞瓶悬挂起来,根据汞滴的下落自然周期调节汞瓶的高度,不测量时仍然滴汞,造成汞液浪费。为解决滴汞电极存在的问题,国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发明使用了静汞电极。它是一种可以控制汞滴的电极,可以使汞滴长时间在毛细管口悬挂,也可以受软件的信号控制随时敲落汞滴,从而实现测量的要求,缺点是存在着有时会由于电流引导方式缺乏可靠性而导致断汞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省汞装置的静汞电极,以克服电极在使用中在电流传导不正常而导致断汞问题。
发明的静汞电极由磁脉冲装置、滴汞装置和静汞玻璃电极三部分构成,分别安装在磁套、主套和电极套内。
磁脉冲装置包括磁力推进机构、弹簧复位机构和磁距调节机构。引入,引线槽的设置路线是穿过静汞电极的上端壁及电极套一侧延伸至丝堵的下端,在丝堵的底端和电极套的底端设有金属丝通孔,金属丝从上述的引线槽引入,从丝堵的底端的金属丝通孔引出;引出后在金属丝的末端焊接一根导线,该导线在电极套环绕一圈后,从电极套底端的通孔引出。
所述的磁脉冲装置的设计是:连接杆该装在磁套内轴心处,顶端从磁套顶部伸出,在其伸出端上装有磁距调节装置,包括顶端的调压丝母,带有磁距丝固定螺杆的磁距盘,及底部的磁距套,磁距套插入磁套中,磁套上、下端分别设有上端盖和封磁底板,二者之间装有安装座,磁距套套在安装座内,磁距套内的连接杆上装有压力弹簧、支承环和消磁片,安装座外壁上装有线圈架压板、线圈和线圈架。
所述的封汞装置是连接杆的下端从封磁底板穿出,与设在下方的滑杆连接,汞封套装在滑杆的下端,在磁套与主套之间设有一个密封皮碗,该密封皮碗是用伸缩性良好的高级乳胶制成,碗口扣粘在封磁底板上,皮碗压环压在密封皮碗内,密封皮碗底部嵌在汞封套中;汞封的上端套在汞封套上,下端与顶针套连接;汞封下端外壁对称设有流汞通道,汞封的底端为高光洁度球面,与顶针套之间设有汞封胶垫,顶针装在顶针套中,上端与顶针套等高,顶针下端穿透胶垫与静汞玻璃电极相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静汞玻璃电极内置金属丝,具有限制汞滴大小和引导电流的作用,金属丝的环绕设置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密和导电。由于在磁套与主套之间设置了密封皮碗,能够有效地防止汞液的渗漏。本设计的磁脉冲装置能够精确、稳定地控制汞滴的滴速和流量。本设计为极谱类的分析仪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传感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连接杆2、调压丝母3、磁距盘4、压力弹簧5、上端盖6、线圈架压板7、线圈架8、支撑环9、消磁片10、封磁底板11、滑杆12、皮碗压环13、皮碗14、丝堵15、汞封套16、汞封17、汞封胶垫18、顶针19、顶针套20、胶垫21、电极套22、电极架压线帽23、金属丝24、静汞玻璃电极25、磁套26、主套27、磁距丝固定螺杆28、磁距套29、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例1
如图1所示,发明的静汞电极由磁脉冲装置、封汞装置和静汞玻璃电极三部分构成,分别安装在磁套25、主套26和电极套21内。
磁套25设在静汞玻璃电极的上端,主套26装在磁套25的底端,静汞玻璃电极24的上端与电极套21的上端在同一平面,并通过粘贴的方式连为一体。主套26的上端设有汞池,在汞池壁上设有加汞孔,由丝堵14封闭。静汞玻璃电极24内置金属丝23,两端通过引线槽引入,引线槽的设置路线是穿过静汞电极24的上端壁及电极套21一侧,延伸至丝堵14的下端,在丝堵14的底端和电极套21的底端设有金属丝通孔,金属丝23从上述的引线槽引入,从丝堵14的底端的金属丝通孔引出。引出后在金属丝23的末端焊接一根导线,此导线在电极套21环绕一圈后,从电极套21底端的通孔引出。
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榕,未经张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05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装冷阱装置的中心切割多维气相色谱系统
- 下一篇:集成式海冰厚度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