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容量铅酸蓄电池充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7838.1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6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元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江增俊 |
地址: | 300161 天津市河东区红***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蓄电池 充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充电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容量铅酸蓄电池充电机。
背景技术
针于较大容量铅酸蓄电池例如农用电动三轮车铅酸蓄电池的充电设备均采用高电压(高于铅酸蓄电池额定输出电压)、大电流的输出模式,充电时间通常需要8-12小时,甚至更长。显然,现有大容量铅酸蓄电池的充电设备是一种高耗电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针于较大容量铅酸蓄电池充电设备高耗电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节电效果显著的大容量铅酸蓄电池充电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充电机由壳体、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中设有脉冲占空比可调的超低频振荡器,其输出端连接于继电器驱动电路输入端,继电器驱动电路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两控制继电器绕组,其中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连接于一储能器充电输入端,该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连接于该储能器放电输出端,另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连接于另一储能器充电输入端,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连接于该储能器放电输出端,所述各储能器充电输入端和放电输出端分别设有隔离二极管,所述各储能器放电输出端隔离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于充电机充电正极输出端子。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储能器由电容器串并联构成。
所述超低频振荡电路,其振荡频率为1-3HZ,脉冲占空比0.6-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本充电机采用电容储能器放电形成低频大电流充电脉冲,并且充电脉冲由两组交替充放电的电容储能器组成。本充电机采用效率较高的脉冲充电方式,一方面节省电能,另一方面充电脉冲的基波和谐波成分具有峰值高衰减快的特点,能使较大的硫酸铅结晶产生负阻击穿而溶解,体现出在充电的同时可对电极板予以还原修复的作用,因此充电时间较短,一般硫化蓄电池的充电时间在2-5小时,充电时间较短明显节省了电能。本充电机具有节省电能和充电同时修复电极板的突出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电原理图。
图中标号:1壳体,2充电输出端子,3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实施例,本充电机壳体1具有散热孔,壳体一侧设有标明“+”、“-”极性的充电输出端子2,壳体后侧设有引入交流市电的电源线3。
壳体1中设有如图2所示的、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各部件,连接关系如下:电源变压器B原边设有熔断器R,副边设有两个绕组,各副边绕组分别连接全波整流电路ZL1、ZL2,各整流电路分别设滤波电容C1、C2。
壳体中设有采用现有技术的超低频振荡器和调整超低频脉冲占空比的占空比调整电路,超低频振荡器振荡频率1-3HZ,脉冲占空比0.6-0.8。超低频振荡器的输出端连接于继电器驱动电路输入端,继电器驱动电路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两控制继电器J1、J2绕组。
控制继电器J1的常开触点J1-1串联连接于由电容C1-n串联构成一储能器充电输入端,常开触点J1-1与储能器之间设置隔离二极管D1。该控制继电器J1的常闭触点J1-2串联连接于该储能器放电输出端,常闭触点J1-2与该储能器放电输出端之间设置隔离二极管D3。
控制继电器J2的常闭触点J2-2串联连接于由电容C2-n串联构成一储能器充电输入端,常闭触点J2-2与该储能器之间设置隔离二极管D2。该控制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串联连接于该储能器放电输出端,常开触点J2-1与该储能器放电输出端之间设置隔离二极管D4。
上述各储能器放电输出端隔离二极管D3、D4的负极连接于充电机正极充电输出端子。
上述各储能器的电容容量为470μf,耐压直流100v以上即可,储能器电容容量为470μf的本充电机适宜对36至48伏一组蓄电池的充电。上述各储能器的电容容量也可以由电容器串并联构成。
上述实施例中,超低频振荡电压同时为控制继电器J1、J2提供工作电源,而分断/接合状态相反的各继电器控制触点分别成对连接于各储能器充电输入端和放电输出端,从而使两储能器交替充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元,未经刘春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78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