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钢领精车机床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6427.0 | 申请日: | 2009-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506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太;武砚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纺织机械器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B7/12 | 分类号: | B23B7/12;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蕴华 |
地址: | 30020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钢领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的环锭纺纱机用器材的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钢领精车机床。
背景技术
钢领是环锭纺纱机上纱线加捻卷绕成形工艺过程中的关键构件。纱线通过钢丝圈在钢领上以1万~2.8万转/分的速度旋转,因此,要求钢领有优良的几何精度(尺寸精度及形状精度)及非常高的表面光洁度。现代纺纱机尤其是环锭细纱机,为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其锭数都达到千锭以上,为达到整机各纱锭上纱线条干一致,严格要求钢领精度的一致性。目前,纲领的制作采用全自动钢领加工车床,在实际操作时,钢领毛坯由取料送料机构从料仓自动取出后送至设置在主轴上的卡头,由卡头将其夹紧,纵向进刀机构及横向进刀机构驱动三个成形刀头一次完成端面及内外圆的成形加工,加工完成后,松开卡头,落料。
上述动作在车床中心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通过四个气缸分别推动取料送料机构、卡头、横向进给机构及纵向进给机构自动完成加工操作。但目前的中心控制单元采用气动射流元件逻辑控制器,其主要缺陷是,设备的装配调试复杂、工作不稳定、速度慢,易出故障,维修工作量大,不适应新的加工工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与电磁阀结合构成的中心控制单元的全自动钢领精车机床,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动作,驱动气缸带动机械执行机构完成加工操作;使机床操作可靠性提高,速度加快,装配调试简化,减少维修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钢领精车机床,包括床身,主轴箱,固定在主轴上的卡头,取料送料机构,纵向进刀机构,横向进刀机构,电机,中心控制单元,控制面板及气缸;控制面板与中心控制单元电气连接,中心控制单元的取料送料控制信号输出端、卡头控制信号输出端、纵向进刀控制信号输出端及横向进刀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气缸连至取料送料机构、卡头、纵向进刀机构及横向进刀机构;在床身上分别对应连接取料送料机构、纵向进刀机构及横向进刀机构的气缸的行程起点与终点位置设置霍尔开关,各霍尔开关输出端连至中心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控制单元是由PLC控制器和电磁阀构成,所述控制面板与PLC控制器连接,设置于PLC控制器的取料送料控制信号输出端、卡头控制信号输出端、纵向进刀控制信号输出端及横向进刀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电磁阀连接其对应控制的气缸,所述各霍尔开关的输出端连至PLC控制器的输入端。
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操作控制按钮,操作状态指示灯,所述操作控制按钮输出端连至所述PLC控制器输入端;所述操作状态指示灯连至PLC控制器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控制系统改成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的程序控制电磁阀动作,进而通过气缸驱动机床的取料送料机构,卡头,纵向进刀机构及横向进刀机构,按程序要求完成加工操作;使机床的可靠性提高,装配调试及操作简单,维修工作量减少,并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心控制单元控制系统的结构、连接及控制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操作程序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纺织机械器材研究所,未经天津市纺织机械器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驱动送双焊丝桥式自动焊接机
- 下一篇:利用固化时间能自动开模的小型射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