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车辆新型防撞梁隔振胶垫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5556.8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22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谢耀钧;陈更新;王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海程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融生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车辆 新型 防撞梁隔振胶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及车辆车门防撞梁与车门板之间起到减振作用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辆新型防撞梁隔振胶垫。
背景技术
目前的防撞梁隔振胶垫是由减振发泡橡胶层和粘合层组成。其外形结构如附图1所示。该产品在汽车及车辆生产过程中的电泳工序之前装到防撞梁和车门板之间,随着电泳、烤漆等工序隔振胶垫的发泡层伴随温度的升高完成发泡硫化,粘合层牢固地粘合在防撞梁上,在防撞梁和车门板之间起到减振作用。
目前的产品由于产品外形尺寸是固定的,其发泡高度也是一定的。而汽车及车辆防撞梁和车门板之间的间隙随着车型、工艺的不同是有差别的。同一种车型由于工艺的原因也是有差别的。有的车型防撞梁和车门板之间的间隙为3-7mm。鉴于这一原因隔振胶垫需要多种尺寸才能满足要求。这样既不经济也给装配带来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车辆新型防撞梁隔振胶垫,针对原产品出现的问题,在不改变原产品其他设计的基础上,将外形改为楔形,解决上述缺点和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车辆新型防撞梁隔振胶垫,其特征在于:其发泡橡胶层断面为楔形,在其发泡橡胶层表面紧贴有粘合层。
发泡橡胶层是发泡丁腈橡胶层、发泡乙丙橡胶层、发泡丁苯橡胶层、发泡天然橡胶层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效果是:
由于在外形上改为楔形,这样的结构满足了防撞梁与车门板之间的间隙尺寸有一个较宽的范围可以使用,因此能够解决原产品存在的隔振胶垫需要多种尺寸才能满足要求而给装配带来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防撞梁隔振胶垫断面图;
其中:1.1为发泡橡胶层,1.2为粘合层;
图2为实用汽车、车辆新型防撞梁隔振胶垫断面图;
其中:2.1为发泡橡胶层,2.2为上粘合层,2.3为下粘合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的一种汽车、车辆新型防撞梁隔振胶垫,其发泡橡胶层2.1断面为楔形,在其发泡橡胶层表面紧贴有上粘合层2.2和下粘合层2.3。
发泡橡胶层可以是以下的一种:发泡丁腈橡胶层、发泡乙丙橡胶层、发泡丁苯橡胶层、发泡天然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针对原产品出现的问题,先从外形上改为楔形,如图2。这样的结构满足了防撞梁与车门板之间的间隙尺寸有一个较宽的范围可以使用,另外,在原材料的选用上原产品采用未硫化的发泡胶,硫化完成于汽车及车辆生产过程中;该实用新型采用耐热硫化橡胶,在汽车及车辆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形态上的变化,这就保证了隔振胶垫能够紧贴防撞梁和车门板,而无过盈现象,从而起到减振作用。
该实用新型针对原产品出现的问题,先从外形上改为楔形,如图2。这样的结构满足了防撞梁与车门板之间的间隙尺寸有一个较宽的范围可以使用,另外,在原材料的选用上原产品采用未硫化发泡胶,硫化完成于汽车及车辆生产过程中;该实用新型采用耐热硫化橡胶,在汽车及车辆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形态上的变化,这就保证了隔振胶垫能够紧贴防撞梁和车门板,而无过盈现象,从而起到减振作用。
由于在外形上改为楔形,这样的结构满足了防撞梁与车门板之间的间隙,尺寸有一个较宽的范围可以使用,因此能够解决原产品存在的隔振胶垫需要多种尺寸才能满足要求而给装配带来的麻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海程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海程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55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