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闸门底坎水下冲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2566.6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9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晔;王春;杜伟峰;姚宏超;王国栋;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0 | 分类号: | E02B8/00;E02F5/2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门 水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闸的闸门,尤其是涉及闸门底坎水下冲淤系统。
背景技术
水闸闸门底部的锁定部位和底止水部位,由于长期在水下得不到清理,水中的杂物及泥沙便会渐渐淤积。为了清理上述部位的淤积物,就需在上下游专门设置检修门,进行排水清理。这样的清淤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且清淤时间还要避过汛期和运行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闸门底坎水下冲淤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水管道、冲淤泵、控制阀、高压水管,在闸门底坎侧板内侧沿底止水板长度方向布设有一条连接所述高压水管的高压水母管,在所述高压水母管上与各锁定装置相对的部位安装有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头从上述底坎侧板相应的侧孔伸出,其喷水方向与所述锁定装置中心线成65~85度夹角并指向所述锁定装置中心线下方的底止水板部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嘴直接设置在沿底止水板长度方向布设的高压水母管上,不仅简化了结构,而且水的压损最小;喷水方向与所述锁定装置中心线成65~85度夹角并指向所述锁定装置中心线下方的底止水板部位,清淤最为直接,形成的高压污水旋流正好可从锁定孔旋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喷嘴的喷头端部到锁定装置中心线的距离为270~310毫米、到底止水板的距离为85~125毫米。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喷嘴的喷水方向与所述锁定装置中心线的夹角优选75度,所述喷嘴的喷头端部到所述锁定装置中心线的距离优选290毫米、到所述底止水板的距离优选105毫米。
合理的喷嘴位置和角度,可以达到最佳的扰动淤积物的效果,并利于水流携带走淤积物。
本实用新型高压水管管路上的控制阀采用电动弹性坐封阀门,该控制阀设有手动和电动转换装置;吸水管道的进水口处设有底阀。
电动弹性坐封阀门的电动装置采用了控制回路和电动机一体式结构,含有完善的电气控制、保护回路,具有外部控制系统,以实现远方控制;设有阀门位置信号和阀门故障信号,具备过载保护和行程保护功能。控制阀设有手动和电动切换装置,正常运行时采用电动方式操作阀门,电动装置发生故障时切换为手动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闸门底坎水下冲淤系统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沿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从图中可以看到,闸门底坎水下冲淤系统,主要有进水口设有底阀1的吸水管道2、冲淤泵3、采用电动弹性坐封阀门并设有手动和电动转换装置的控制阀4、高压水管5、高压水母管7及喷嘴6依次连接组成,所述高压水母管7沿底止水板10长度方向布设在闸门底坎侧板8的内侧,在所述高压水母管7上与各锁定装置9相对的部位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喷嘴6安装在该安装孔上,喷嘴6的喷头从上述底坎侧板8的相应侧孔伸出,其喷水方向与所述锁定装置9中心线成75°夹角并指向所述锁定装置9中心线下方的底止水板10部位,喷嘴6的喷头端部到锁定装置9中心线的距离为290毫米、到底止水板10的距离为105毫米。
冲淤时,开启闸门,同时启动冲淤系统,此时控制阀4打开,高压水冲击底止水板和锁定部位淤积杂物,水体携带杂物从底止水部位和锁定部位流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25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